字词 | 列朝诗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列朝诗集 列朝诗集明诗总集。八十一卷。清钱谦益辑。此书收录明代两千人诗作。分乾、甲、乙、丙、丁、闰六集,乾集分上、下,丁集分上、中、下。乾集二卷收录明历朝皇帝及宗室诸王作品。甲集三十三卷收录明初洪武(1368)至建文(1402)期间作品。甲前集专收元末明初诸家(多为元遗老),像刘基、宋濂、杨维桢这样有影响的诗人便在甲前集、甲集两次出现。刘基在元末所作,多哀时愤世之音,编入《覆瓿集》;他参加石抹幕府后诗风大变,诗作编入《犁眉公集》;两者分别编入甲前集、甲集之首。乙集八卷收录永乐(1403)至天顺(1464)六朝诗人作品;丙集十六卷收录成化(1465)至正德(1521)三朝诗人作品;丁集十六卷收录嘉靖(1522)至崇祯(1644)六朝诗人作品。闰集六卷,收录高僧、名僧、道士、异人、金陵法侣、香奁、宗室、内侍、青衣、佣书、无名氏、神鬼、滇南、朝鲜、日本、交趾、安南、占城诗。此编次大有深意,可见有明一代诗人的完整系列,又寓以明运虽然中衰,但必有中兴之日。而把有叛逆思想的李贽列于三大异人之首,可见其卓识。另外也收录一些孤寒之士和奴隶佣工诗篇。钱氏编此书仿《中州集》之例,以诗存人,保存有明一代文献,为研究明诗、明史者重要参考资料。因书成于明亡之后,钱氏虽曾降清,顺治三年(1646)罢归后,对清统治者多有不满,借此书以发泄,故在乾隆朝因“语涉诽谤”被列为禁书。现仅有清初绛云轩钱氏自刊本传世。 ☚ 皇明诗选 天启崇祯两朝遗诗 ☛ 列朝诗集诗选集。 明末清初钱谦益(1582—1664)编辑。八十一卷。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江苏常熟人。万历进士,崇祯初,官礼部侍郎,南明弘光时为礼部尚书。入清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是编成于明清之际,选收明代二百七十八年间的诗作,入选诗人一千六百余人。全书总分甲乙丙丁四集。另外帝王之诗,置于卷首为“乾集”,僧道、妇女、宗室和域外诗列于卷末为“闰集”。元末明初之诗编在乾集后为“甲集前编”。收编体例仿金代元好问所编之《中州集》,以诗系人,以人系传,旨在以诗存史,保存一代文献。所选诗作一般均属诗人代表作,亦有借诗以存其人的情况。每一作者均介绍爵里生平,品评其作品成就得失,资料丰富。评论常有独到见解,谈及诗家不同流派,略有门户之见,一般持论公允。《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书颇有贬词,所谓“党同伐异”,“颠倒是非,黑白混淆”,未免失之偏颇。初刊于康熙初年,不久即遭禁毁。有宣统二年(1910)重刊本。其钱氏族孙钱陆灿,曾汇集该书诗人小传为一编,单独刊行,名为《列朝诗集小传》,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出版,另已著录。 列朝诗集八十一卷。清钱谦益 (1586—1664)编。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后自称牧翁、蒙叟、绛云老人等。常熟 (今江苏常熟市)人。钱谦益于天启初年就有志于仿效元好问编《中州集》的做法。一度着手编次明代的 《列朝诗集》,后因事中止。从顺治三年 (1646)起,他又续撰《列朝诗集》,凡八十一卷,历三年而成。共选录有明一代二百七十八年间的诗歌创作文献,以诗系人,以人系传,入选诗人一千六百余家,所选作品大抵为作者代表作,并为每个作者写了扼要的小传。其中有些作者,即在当时也已“身名俱沉”,很少有人知道。为使这些诗作传于后世,故“借诗以存其人”,“姑且不深论其工拙”,而要 “使后人观者,有百年世事之悲,不独论诗而也已”。《列朝诗集》的编纂既保存了有明一代的文献,而且钱氏所写的各家诗人小传,也为后人提供了颇为珍贵的史料。且钱氏本人为当时著名诗家,其在评述各个诗家流派之诗时,亦能保持较客观公允的态度,并时见精辟独到之处,实属难能可贵。当代学者容庚曾评论说:“钱氏选诗仿自 《中州集》,实为选诗之正轨。目光如炬,而学力足以副之,故于明朝三百年之诗,褒美贬恶,无所遁形。然抨击太过,辛辣之味,读者不无反感。”此书最早版本为康熙绛云楼刻本,但流布稀少,现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排印本。 《列朝诗集》lie chao shi jiA Collection of Poetry from Successive Reigns→钱谦益(Qian Qianyi),柳是(Liu Sh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