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切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切口

❶〈隐〉明清以来指隐语。因历来民间多以反切语作隐语之故。
❷〈隐〉旧时戏剧界指演员的念白带有方言土音。

切口

又称反切语、分音词。指用反切的上下两字组成的词语。如:《国语·吴语》:“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其中把“吼”说成了“哗扣”。又如:旧时北京话把“一”说成“也基”、把“有”说成“爷九”。切口常被个别社会集团用作隐语。参见“隐语”。

切口(一)qiēkǒu (二)qièkǒu

(一)qiēkǒu 〈名〉书页裁切一边的空白处。
【用法】用于书籍。例:这套书的~很宽。|这些书~的边缘不够整齐。
(二)qièkǒu 〈名〉旧社会帮会或某些行业中的暗语。
【用法】用于旧时暗语。例:这些行业的~很多。|他刚入伙,不明白这些~的意思。

切口qiē kǒu

旧时戏曲行谓念白之中带有方音。《切口·优伶》: “切口: 念白带有土音者。”


切口qiè kǒu

一作“春点”。洪帮谓暗号。《清门考源·各项切口·洪门类》:“春点: 又曰切口,即暗号也。江湖各门、巾、皮、李、瓜等类均称之。”


切口

❶反切秘密语。参“反切秘密语”条。
❷泛谓隐语行话,一作“切”。《江湖通用切口摘要》:“切口,即隐语也,名曰春点。……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愈变愈诡矣。”以此称语词形态的隐语行话,明末已始,如 《江湖切要》 (一名 《江湖切》) 即是。

切口

切口

参见“隐语”条。

☚ 市语   春典 ☛
秘密话

秘密话

密语
机密话:去梯
不让外人知道的话:私话
 不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话:私房话
妻子或情妇在枕上怂恿的话:枕头风
彼此约定的秘密话:暗语
 某些行业或帮会用的暗语:切口
帮会、流氓、盗匪等使用的暗语:黑话隐语
(不让人知道的话:秘密话)

☚ 秘密话   隐语 ☛

切口

又称“书口”。书籍三面切光的地方。上端切口称“上切口”,下端切口称“下切口”,外侧切口称“外切口”。有时也指版心与外切口间的白边。

切口

切口

狩猎习俗。猎人进山打猎时的语言禁忌习俗。猎人们进山打猎,要祭山神。打猎时,有许多语言上的禁忌。如不能称打猎为“耍去”,说“耍去”会预示打不着野物,习惯上称“上山去”。打猎的指挥叫“照山”,把大野兽叫“大牲口”,小野兽叫“小牲口”,称皮子为“展子”,野兽走的路线叫“线子”,动物的耳朵叫“招风子”,动物的头叫“山头”。语言上的禁忌反映了狩猎习俗的原始性。

☚ 放火烧荒   打“交口” ☛

切口incision

一般分为三类:
❶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手术、疝修补术等切口;
❷污染切口,如阑尾切除术、肺切除术等切口;
❸感染切口,如腹膜炎手术、瘘管切除缝合术等切口。简称为一、二、三类。每类切口的愈合情况又分为:甲,愈合优良;乙,愈合不良;丙,切口化脓。简称为甲、乙、丙三级。例如疝修补术后切口愈合优良,称为一甲;若切口有缝线周围炎,为愈合不良,称为一乙。其他类型的切口和愈合情况可依此类推。

切口

切口

书籍三面切光的地方。上端切口称“上切口”,也叫“书顶”;下端切口称“下切口”,也叫“书根”;与书脊相对的一面称“外切口”,也叫“翻口”,因系翻检部位而得名。切口分白口与色口,切口处未刷颜色涂料者为白口;切口处刷有颜色涂料者为色口。色口多见于珍本、美术等精装书籍,既可以装饰美化图书,又可以防止经常翻检而造成污损。

☚ 本   正文 ☛
切口

切口cut

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使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断裂形成一个切口。

☚ 同义密码子   冈崎片段 ☛
000103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