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雍390~484北朝北魏将领。字淑和,渤海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人。泰常八年(423年)魏军攻青州(今山东益都),任他为刺史。旋任徐州刺史,屡与宋军相持。太平真君五年(444年),为薄骨律镇(今宁夏灵武西南)镇将。在镇10余年,兴修新渠,灌溉农田。后官至征南将军。 刁雍 刁雍389—484渤海饶安(今河北盐山县西南)人。字淑阳。西晋末其家族渡江后为东晋大族。因结隙刘裕,于东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奔后秦,北魏明元帝泰常二年(417)奔北魏。历任徐州剌史, 簿骨律(今宁夏灵武南)镇将。雍于水利, 造船、农垦、建筑等方面都有一些建树。在各地驻守时, 注意屯田养兵。至簿骨律后,为利屯田, 奏请别开新渠, 引黄河水灌田。雍根据当地黄河分流状况, 筑堤于黄河分流处, 提高黄河水位, 开引水渠接通旧存古渠,仅用四千人, 六十日即收灌田四万余顷之益。 ☚ 左思 李安世 ☛ 刁雍390—484北魏人,刁畅子,字叔和。晋末年南迁至京口 (今江苏镇江)。雍欺凌百姓。公元404年桓玄反朝廷被刘裕诛,嫌诛刁氏,雍遂奔后秦桃兴,后秦亡,又投北魏。率兵讨刘裕,镇济阳(今河南开封县东北)。雍雅好文典,凡所著诗赋论颂二十余篇。年九十五卒,谥简。 刁雍390—484北朝北魏将领。字淑和。渤海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人。西晋末年南迁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后有田万顷, 奴婢数千,欺凌百姓,号为“京口之蠹”。其伯父逵仗势凌辱刘裕,裕当政后,尽杀刁氏。他逃至后秦,后秦亡,又投北魏,屡犯宋境。泰常八年(公元423年),魏军攻青州(今山东益都),任他为刺史。旋任徐州刺史,屡与宋军相持。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为薄骨律镇(今宁夏灵武西南)镇将。在镇十余年,兴修新渠,灌溉农田。后官至征南将军。 刁雍426—484字淑和。北魏渤海饶安(河北盐山西南)人。其祖东晋初年流寓京口(江苏镇江)。刁逵之侄。刘裕诛戮刁氏时投奔后秦,后归魏,历官建义将军、镇东将军、平南将军、徐州刺史等。太平真君五年(444)为薄骨律镇(宁夏灵武西北)镇将。在镇兴修水利,修渠引黄河水,溉田四万余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