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刀安仁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刀安仁1872—1913,一说1914傣族,云南腾越人 刀安仁
刀安仁
刀安仁1872—1913云南盈江县人。傣族。字沛生,别名郗安仁。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承袭为腾越府干崖(今盈江县新城、旧城、弄章一带)宣抚司第二十四代土司。青年时代曾多次率土司兵和傣、汉、景颇、阿昌等族群众与入侵英军斗争,后西游印度,东渡日本。1904年入东京法政大学读书。1905年与孙中山建立联系, 加入同盟会。1907年回腾越厅(今腾冲县)开展革命工作, 兴办实业, 开发边区经济。1908年10月参与筹备滇西起义。1911年9月偕同张文光领导腾越起义,建立滇西国民军都督府,任第二都督。曾被袁世凯囚禁近一年, 后为孙中山、黄兴等营救出狱,不久病逝于北京,孙中山在北京为其举行追悼会。其一生改革土司政治,反清反帝,反对宗教迷信,主张妇女解放,都有进步意义,对发展傣戏艺术亦有所贡献。著有傣文叙事长诗《游历记》等。 刀安仁1872—1913清末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又名郗安仁,字沛生。云南盈江县人。傣族。云南腾越干崖宣抚使※刀盈廷之子。光绪十七年(1891),承袭土司职。曾受父命率土兵屯守边陲,多次与入侵英军战斗。受革命思潮影响,立志反帝反封建,振兴中华,走富国强兵之路。三十一年(1905),赴印度考察。曾邀请兴中会会员秦力山协助在干崖开办军国民学堂。次年,偕数名傣族青年渡日本留学,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和日人宫崎滔天等革命党人建立关系,加入同盟会。三十四年(1908)初回国,以兴办实业为掩护,开展反清活动。同年,云南河口起义失败,同盟会员杨振鸿、居觉生(居正)、黄子和等先后至滇西活动,与其结合,以土司衙门为据点,发动附近土司,串连会党,操练队伍。与本地同盟会会员张文光、刘辅国等联合,建立腾越自治同志会。武昌起义爆发后,以《革命方略》为指导,于1911年9月6日在腾越发动起义,建立滇西国民军都督府,任第二都督。旋遭云南都督府一些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向民国政府诬告,被逮捕入狱,囚禁近一年。后为孙中山等营救出狱。任陆军部谘议。1913年病逝于北京。著有傣文叙事长诗《游历记》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