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击壤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击壤集

击壤集

或称《伊川击壤集》。诗别集。二十卷,集外诗一卷。宋邵雍撰。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作二十卷;并云“集自为序”,意即此集为雍自编。《直斋书录解题》特其列入“诗集类”,是知其在宋代即只有诗无文。此集何时刊刻,宋无记载,据《天禄琳琅书目》载元刊《击壤集》,云宋时《击壤集》雍所自刻。其自序署宋英宗治平三年丙午(1066年),当即刻于此年。宋刻传世很少,《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记有宋蔡弼子、蔡文子刊本,题为《康节先生击壤集》,分内外集,与世行本异。另黄丕烈藏有一宋残本。元、明刊本较多。毛晋汲古阁曾藏元刊二十卷本,杨绍和海源阁曾藏十八卷本(号称“宋刻”)。至明初,邵集刻本则多附有“集外诗”一卷,或“补遗”一卷。较著名者有明初刊本,被季振宜、张蓉镜、郡耀渊等误认为宋刻,至使蓉镜于空页,以血书“佛”字,感谢“慈光覆护”。另有明英宗正统(1436—1449)“道藏本”;宪宗成化(1465—1487)间,有希古(南钊,任河南右参政)乙未(1475年)序本,及河南毕亨庚子(1480年)序本。此两刊可能用一版,即藏于洛阳安乐窝书院之版。毕序本已收入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所编之《四部丛刊》。另有明世宗嘉靖(1522—1566)间刊本。又穆宗隆庆(1567—1572)间,有黄吉甫刊本,作八卷。此本于神宗万历(1573—1620)末有储昌祚、储显祚重刻本。明末还有文靖书院所刊二十卷本。至清则在圣祖康熙(1662—1722)、高宗乾隆(1736—1795)、德宗光绪(1875—1808)年间皆有刊刻。

☚ 安阳集   蔡忠惠集 ☛

击壤集

诗文别集。北宋人邵雍(1101—1077)撰。二十卷。雍字尧夫,其先范阳 (今河北涿县)人。后徙河南。好读书,学识渊博。富弼、司马光退居洛中,敬重邵氏,并为买园宅。雍躬耕其中,名其居曰“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等。此集系作者手编,前有治平三年(1066)自序,后有元祐六年(1091)邢恕序。收诗一千五百十六首。邵诗源出白居易,作者晚年绝意世事,不复以文字为长,故自抒胸臆脱然于诗法之外,誉之者以为“风雅正传”,而毁之者以声律绳之,轻置贬词。邵氏寄意于诗而非刻意于诗,故斯集虽出亲手编订亦有随手散佚者。因作者恬淡自适,迹似黄老,故此集被编入《道藏》,殊为诞妄。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

击壤集

二十卷。宋邵雍(1011—1077)撰。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迁居共城(今河北辉县)。一生未仕,以操行学识为世人敬慕。三十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百源上,人称“百源先生”。时共城县令李之才,闻之好学,曾至其家,授之以“先天”、“象数”之学。名士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在洛阳亦常与之游,并买园筑宅,供他自己耕种,以足衣食。嘉祐时,屡授其官,他均称疾不就。卒后十余年,赐谥康节,故亦称“康节先生”。邵雍是宋初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均受其影响。他无书不读,刻苦力学,晚年绝意世事,不复以文字为长,精心潜研易数。著有《皇极经世》。此集为作者自编诗集。卷首有治平三年(1066) 自序,末附刑恕元祐六年(1091)序。邵雍作诗不拘声律,不事雕琢,脱于诗法之外,风格平实。明人朱国桢《涌幢小品》称:“佛语衍为寒山诗,儒语衍为《击壤集》”,即指此。此集全名为《伊川击壤集》《击壤集》二十卷另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有明翻成化刻本,亦有隆庆元年 (1567) 刻本(八卷),万历二十九年(1601)刻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