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击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击剑jijianfencing奥运会比赛项目。剑是一种古老的工具和武器。现代击剑运动分花剑、佩剑和重剑3种器械。中国早在春秋战国前就有了“剑之道”(剑术理论),在历史文献上也记载过无数擅长剑术的名人。曾在1936年举行过一次“短兵”竞赛(“短兵”是一种剑型的器械,其竞赛规则与今日的击剑规则有相似处)。1952年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师贾玉瑞,把自己留学日本学来的击剑技术传授给学生。在1953年举行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大会上,他们第1次向中国观众作了击剑表演和介绍。1954年中央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开始举办击剑训练班,随之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这项运动。到1958年全国25城市击剑、技巧锦标赛,有183名击剑运动员(男121人、女62人)分别参加了花剑、佩剑和重剑的个人赛。1959年中国队与来访的匈牙利奥林匹克击剑队比赛,这是中国队首次与世界强手交锋。在第1届全运会上,击剑被列为表演项目。1965年第2届全运会击剑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有8个省市的6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1966年11月中国运动员参加了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的击剑比赛。1973年再次组织全国击剑训练,在各地恢复了击剑活动。1974年5月中国加入了国际击剑联合会。 击剑jījiàn竞技体育项目,用剑刺对方,击中对方有效部位得分。 击剑 击剑❶古代武艺。 《汉书·司马相如传》:“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 ☚ 投石 打熬 ☛ 击剑;机件;肌腱;基建◉ 击剑jījiàn 名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比赛时运动员穿着特制的保护服装,用剑互刺或互劈。比赛项目男子有花剑、重剑和佩剑,女子有花剑、重剑。〈例〉~队/ ~比赛/ 少年王臣,长安人氏,略知书史,好饮酒,善~。 击剑jī jiàn一种体育运动项目。1899年张大镛《日本各校纪略》:“除以上各课外,尚有柔道、击剑两事,亦令学生随意学习。” 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歌咏琴棋书画等活动:韵事 另见:射箭 游玩 游戏 锻炼1 渡水 ☚ 文体活动 锻炼1 ☛ 击剑Fencing运动项目。源于古代的决斗。1896年首次成为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穿戴护具,用钢剑互相击刺,危险性很小。比赛男子有花剑、重剑、佩剑,女子只有花剑项目。胜负按刺中和劈中对方身上规定的有效部位的次数而定。击剑需要速度、平衡感、灵敏和机智。加拿大击剑热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1895年建立击剑俱乐部。1902年举行首次击剑锦标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击剑名将纷纷移居加拿大,使加拿大击剑技术得到很大提高。1932年以来,加拿大击剑运动员参加了历届奥运会,并在英联邦运动会和泛美运动会上获得多枚奖牌。 击剑又称“剑道”。中国古代双方用剑互刺的运动。不同于欧洲击剑运动。春秋时已盛行,隋唐后渐衰,被以舞练为主的剑术套路所替代。20世纪70年代整理和试点的短兵竞赛,在技术和竞赛形式上多承古击剑传统。日本剑道亦源于此。 击剑 击剑古代军事体育竞技项目。先秦时期,击剑之风已经盛行,如赵惠文王有“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百余人,好之不厌”。汉代长安,击剑盛行于宫廷街闾之间,自幼学击剑成为当时的时尚。如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东方朔自称“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据文献记载和汉画像石画面形象看,汉代击剑有两种:“一为“以剑遥击而中之,非斩刺也”,类似于后代的飞刀;一为对击斩刺,各持兵刃对抗竞技。长安上自王侯公卿,下至游侠少年,普遍以能击剑为荣,《史记》、《汉书》多载之,并出现了专论剑术的《剑道三十七篇》。 ☚ 秋千 射箭 ☛ 击剑fencin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