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凤归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凤归云 凤归云敦煌石室唐人写本《云谣集杂曲子》所收曲。曲文仅存四首。其内容,前二首写闺中少妇思念征夫,后二首一为“锦衣公子”调戏东邻少妇,一为少妇答辞,缕陈良人出征,“徒劳公子肝肠断,谩生心,妾身如松柏,守志强过,鲁女坚贞”。曲词所敷衍当与古乐府《陌上桑》同一类型之故事,文体则为自白或对话,且敦煌卷子中另有《凤归云》舞谱,故或以为此系残存之唐代歌舞戏曲词。 ☚ 谈容娘 西凉伎 ☛ 凤归云 凤归云唐教坊曲,用作词调。见《云谣集杂曲子》。任二北谓其源于六朝清商曲《凤将雏》,唐人循声入以新辞,易名《凤归云》。唐人滕潜有《凤归云》二首,皆七言四句声诗,其一有“曾将弄玉归云去”句,咏调名本意。《云谣集杂曲子》载此调传辞四首,皆长短句体,双调,字数为七十三字到八十一字不等,或间以衬字之故,上、下片同,均八平韵。各两首为一联章,而两联章起结同,中幅异。宋人《凤归云》系慢词,《词律》卷一七、《词谱》卷二九俱列柳永平、仄两体:平韵体,《乐章集》入中吕调(夷则羽),双调,一百零一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十一句三平韵。仄韵体,《乐章集》入林钟商(夷则商),双调,一百十八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词谱》又列别体一种。 ☚ 凤台 凤池吟 ☛ 《凤归云》
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月下愁听砧杵,拟塞雁行。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倚牖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万般无那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所收《云谣集杂曲子》中有《凤归云》四首,这是其一,写女主人公思念“征夫”的痛苦。 开头两句交待征人如浮萍一般寄居异乡,已经有好几年了。在平实的叙述中,隐寓着思妇的深情。三、四句说丈夫走了以后再无消息,星移斗换,春风秋霜,已循环往复了多次。 “累换星霜”,是言征人“无消息”时间之长,其间妇人在家的不安与焦虑完全可以想见。这几句概括叙写女主人公的处境与悲怨的原因,接着写她的内心活动。 “砧杵”,就是捣衣石与棒槌。 “拟塞雁行”的“拟”,是度、过的意思(取潘重规《敦煌云谣集新书》中的说法)。人们捣洗寒衣的声音和成行过雁的呜叫,更触发起妇人对远在边塞的征夫的思念。 “愁听”的“愁”字,写出了思妇悲苦的心态。下面三句承上进一步抒写女主人公的思念之苦:“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鸾帐”是绣有鸾凤图案的帐子,为结婚所用,现在是女主人公一个人孤眠帐内。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念极深,当然梦寻不断,每天夜晚梦中灵魂都飞扬四处寻找她丈夫,但没有结果。 “枉劳”,就是说白白劳累。这里以梦中见之不得的失望,更加突出思妇悲怨之深。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丈夫抱怨之外又为他的平安祷告。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 “薄行”,指“薄情”。 “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思量”,就是“思念”。这两句是责备丈夫薄情无义,一走之后再也不想念自己了。但“君”字这个敬称,表明她内心深处仍对丈夫充满爱怜。所以下面两句“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她要表达的衷肠就是包括“抱怨”与“爱怜”两个方面,而“怨”实际也是“爱”,她“倚牖无言垂血泪”,由于过分伤心,倚窗无言,眼中甚至流出血泪。在这寂静的夜晚,她暗中向“三光”,即日月星辰祷告,愿上苍保佑她丈夫平安。结尾两句“万般无那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无那”,即“无奈”。她抱怨也罢,爱怜也罢,祝福也罢,都得不到丈夫音信,更无法见到丈夫,所以“万般无奈”。这时“一炉香尽,又更添香”,表明她祷告祝愿时间之长,也表明夜之深,这不经意的结尾含蓄地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以及对丈夫情爱的深挚。 这首《凤归云》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用铺陈直叙的方法,以事达情,因物生情,委婉曲折、曲尽其妙。作者以砧杵、塞雁、日月星辰等作触媒,女主人公的悲怨、思念、爱怜、祝福也随之层层兴起,展示了生活的具体性和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丰富性。结尾添香的动作是一种深化和暗示,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这首词的语言保留了早期民间词浅明通俗、晓畅质朴的特点,虽写闺怨相思,但没有脂粉气,也属于出语自然之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