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凤凰古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位于凤凰县沱江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系凤凰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为一座仍保持着明清风貌的古香古色小山城,素有 “画乡”之誉。新西兰诗人路易·艾黎称凤凰古城和福建长汀为中国南方最美丽的两座小城。旧名镇筸城。据《凤凰厅志》载: “东北有坪曰筸子,西北有所曰镇溪。故统曰镇筸。” 因沱江绕城而过,1942年改现名。西周以前为 “武山苗蛮” 之地。战国时期属楚域。秦统一中原,归属黔中郡。西汉时属武陵郡管辖。唐垂拱三年 (687) 在凤凰山 (今黄丝桥古城) 设渭阳县,属锦州卢阳郡。元设五寨司,明设五寨长官司,驻镇筸,为土司政权时期。明清之际,随着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湘西及西南地区民族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凤凰的区位日显突出。清顺治三年 (1646) 设镇筸协副将。康熙三十九年(1700) 升协为镇,镇筸成为全国六十二镇之一。康熙四十三年 (1704) 废土司置凤凰厅,移辰元靖道驻镇筸,镇筸成为全国八十九道之一。雍正七年 (1729) 于湘西北设永顺府,辰沅靖道改为辰沅永靖兵备道,镇、道员均住凤凰,为全国八大兵备道之一。嘉庆元年 (1796) 升为凤凰直属厅,属湖南布政使司。镇筸终成为统辖“大湘西” 二十余州、县 (厅),辐射影响至湘鄂川渝黔边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古城四面环山,青峰叠翠。南华山偏居东南,奇峰挺秀,满目翠绿。清浅的沱江九曲回肠,从西向东穿城而过。虹桥连跨三拱,如彩虹卧江。江畔有突兀水面、形态嵯峨的丹霞地貌。青石台阶是旧时洗衣浣纱和船只停泊的码头。虎啸滩古老的 “跳岩” 尚存,紫红色的石墩新铺木板,便利过往的行人。江北岸沙湾宁静安谧,庵馆寺庙,亭台楼阁,星罗棋布,人称“朗苑”。江南边街、回龙阁一段长约600米,吊脚楼群沿河排列,鳞次栉比。通光的花格亮窗、耸拔的防火砖墙、气派的龙凤鳌头,高高低低,古古旧旧,亭亭玉立。临江红色砂岩砌成的古城垣,城门、城楼雄浑壮阔,依稀可见“苗疆边墙” 当年的大气。在1.8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内,至今仍保留着较完整的明清传统格局和风貌,其中老街区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古官道起自道门口,经十字街、中正街、西正街、回龙阁、营哨冲、陡山喇、接官亭、沈从文墓直至凤凰第一泉,全长3000余米。形成于元明时期,现存为清式格局。古城以此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东正街、南门坨、登瀛街、文星街、标营街、中营街、南边街、十字街、后边街、岩脑坡、沙湾等20多条古街道旧貌依然。老街巷宽者5~6米,窄者2~3米。红砂石板地面、深褐色的吊脚楼木屋、陈迹斑斑的青砖红瓦大宅沿街铺陈,顺地势高低曲回,纵横交错,布局巧妙,风格多样。扎染、蜡染、纸扎、玻璃吹画、印花布店、古玩字画、银饰作坊的招牌琳琅满目,韵味无穷。孔庙大成殿、道台衙门、朝阳宫、城隍庙、阎王殿、天主堂、陈渠珍故居、傅公祠、杨家祠堂、田家祠堂、田兴恕故居、准提庵、文昌阁、陈氏宅院、天王庙、靖边关亭楼等68处古建筑、116处古遗址缀景而建,斗拱飞檐,风采犹存。“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的故居、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的旧居、夺翠楼等分布其中,典雅精致,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东岭迎晖、南华叠翠、龙潭渔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梵阁迴涛等合称为古城旧 “八大景”。凤凰居苗、土家、汉等民族多元文化的交会处,民风古朴,传统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水乳交融,浓郁的民族风情撩人情思,一代文化宗师成就斐然,闻名中外。沈从文笔下恬静、质朴、野性的边城风情,更使人们向往这处心中“远去的家园”。 ☚ 凤凰国家地质公园 苗疆边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