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凡尔赛和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又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和战败国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签署的条约。1919年6月28日,以英、法、美、意、日等帝国主义战胜国为一方,以德国等战败国为一方,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签订条约,称《凡尔赛和约》。 ☚ 布列斯特和约 慕尼黑协定 ☛ 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以英、法、美、日、意等战胜国为一方,以战败的德国为另一方,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凡尔赛宫签的《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简称《凡尔赛和约》。条约规定,德国应将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联管理15年,期满后由公民投票解决;德国对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 德国军队数量被限制为10万人,并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西部的一切军事工事均须拆除; 为保障条约的实施,莱茵河武装区西岸各地由国联以武力占领5年至10年不等。中国当时是战胜国,而和约规定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中国政府代表因此未能在和约上签字。该条约并没有缓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消除德国再度发动战争的可能性。 《凡尔赛和约》Versailles,Treaty of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英、法、美、日、意等与战败国德国等签订善后条约。起草于巴黎和会,1919年6月28日签署于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加拿大对于起草该条约作用甚微,但总理R.博登爵士提议加拿大以自治领资格独立出席“和会”,独立签字,同时保留大英帝国代表团成员资格,从而为加拿大赢得了国际影响。尽管最后仍由英国议会代表大英帝国所有自治领签字,但这一事件本身显示出加拿大日益鲜明的国际特性。 凡尔赛和约Versailles,Treaty of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条约。1919年6月由32个国家签署,德国被迫签字。条约共440条,主要条款有:宣布德国为唯一战犯,莱茵地区非军事化,萨尔煤矿割让给法国,德国军队被限制为10万人,撤销德军总参谋部,德国不得拥有海军和空军,德国赔偿协约国在战争期间被击沉的全部船只,剥夺德国的全部殖民地,德国赔偿5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及数字未定的进一步赔款。和约还规定德国割让以下欧洲领土:阿尔萨斯、洛林割让给法国,苏台德地区归属捷克斯洛伐克,欧本、马尔梅迪和莫雷内割让给比利时,“波兰走廊”归还波兰,但泽为国联管理的自由城市。和约的最后部分是关于成立国际联盟的国联盟约。虽然1919年11月19日和1920年5月20日参议院两次表决中大多数参议员对凡尔赛和约投了赞成票,但参议院并未批准该和约。由参议员洛奇·博拉和约翰逊为首的“不调和派”成功地阻止了参议院批准该条约。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Fan ersai heyue即《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帝国主义掠夺战败国的条约。1919年6月28日,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在巴黎郊区凡尔赛宫签订。和约共15部分440条,其中第一部分为国联盟约。和约的主要内容是: ☚ 巴黎和会 共产国际 ☛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Fanersaiheyue即《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签订的对德和约。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郊区凡尔赛宫签订。和约共440条,第一部分为国联盟约,主要内容有: ☚ 巴黎和会 共产国际 ☛ 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英、法、美、日、意等战胜国为一方和以战败的德国为另一方,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郊的凡尔赛宫签订。和约共15部分440条。主要内容为:德国将阿尔萨斯-洛林交还法国,其他许多边界地区割让给丹麦、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波兰等国,萨尔交由国际联盟管理15年,其煤矿归法国;德国的殖民地全部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向美、英、法等支付巨额赔款;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限制德国军备,德只保持10万军队,莱茵河以东50千米范围内定为非军事区。美国代表虽在和约上签了字,但因同英、法争夺国联领导权失败,国会未予批准。1921年8月美国单独同德国签订了一项内容几乎相同的条约。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但和约却规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因而当时的北洋政府在中国人民的压力下未敢在和约上签字。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处理对德事宜的条约。1919年6月28日,由英、法、美、日、意等战胜国为一方,以战败国德国为另一方,在巴黎西南郊凡尔赛宫签订。主要内容是: 德国将阿尔萨斯——洛林交还法国,其他边界地区分别割让给丹麦、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波兰等国; 萨尔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其煤矿开采权归法国; 莱茵河左岸地区协约国占领15年,右岸50公里为非军事区; 限制德国军务,军队只能保留10万人; 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根据国联委任统制制度全部瓜分,并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和约还规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迫于国内人民压力,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代表团未在和约上签字。美国代表虽在和约上签字,但因同英、法争夺国联领导权失败,国会未予批准。《凡尔赛和约》是在相互矛盾与牺牲战败国和被压迫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列宁称之“是骇人听闻的、掠夺性的和约”。 ☚ 个体工商户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 凡尔赛和约Versailles Peace Treaty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等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签订的和平条约。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凡尔赛宫签订,1920年1月10日起开始生效。和约共15章、440条及近20个附录。由三部分构成: (1) 对德和约。主要内容有: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Fanersai HeyueTreaty of Versailles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订,1920年1月10日生效。和约包括序言、正文440条和议定书。主要内容:规定了国际联盟的组成、宗旨,会员国的权利和义务及有关建立委任统治制度的规章等;关于德领土的规定,根据和约,德国领土减少约八分之一,人口减少约二分之一;规定将德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分别由英、法、日、比等国瓜分;对德国的军事力量规定限制条款;关于经济条款和赔偿问题,和约也作了具体规定;关于惩处战争犯罪问题,和约规定组织特别军事法庭,以审判犯有“侵害国际道德及条约尊严”罪行的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协约及参战各国有权对“被控违犯战争法律与惯例”的行为者进行审判。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制订,理应收回战前德国在中国强占的一切特权和利益,但和约却规定将德国霸占中国山东的铁路、矿山、电讯设备、胶州地区的租借地及其他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迫使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不得不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条约。 ☚ 海牙公约 日内瓦公约 ☛ 《凡尔赛和约》Treaty of Versailles(June 28,1919)—which brought a formal end to World War I and established the League of Nations 凡尔赛和约协约国与战败国德国签订的正式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条约。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宫签订。参加签字的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23个战胜国。条约共15部分,440款。起草条约的决策者是被称为“四巨头”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1863—1945)、法国总理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1841—1929)、美国总统威尔逊和意大利总理奥兰多(Vittorio Emanuele Orlando,1860—1952)。威尔逊在其中曾起很大作用,但未能贯彻美国全部的意图。美国代表虽然在和约上签了字,但未得到参议院批准。美德通过1921年的《柏林条约》才正式结束战争状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