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凡尔登战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1916年德军把主力调往西线。从2月21日~9月2日德军向法国东北部的重镇和最大的要塞凡尔登发动了多次猛烈进攻。法军任命贝当为凡尔登地区的司令官。贝当指挥法军保住了要塞。10月,法军大举反攻,到1917年8月将德军逐回进攻前的地区。这次战役双方伤亡达70万人,因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次战役使德军在西线失去了作战的主动权。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1916年2~12月在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战役。德军第5集团军(辖7个军18个师,1200门火炮,约170架飞机;后增至50个师,约占西线德军总兵力的1/2)由德国皇太子威廉指挥;法军第3集团军(辖11个师,630余门火炮;后增至69个师,约占法总兵力的2/3)由F·埃尔将军指挥。此役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之称。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Fanerdeng zhanyi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在凡尔登地区进行的大会战, 由1916年2月21 日至12月18日的一系列战斗组成。1916年,德军作战重心转回到西线。总参谋长法金汉主张,通过一次大规模战役, 使法军力量全部投入, 消耗殆尽。德军统帅部选择凡尔登为 “碾碎法军的磨盘”。2月21日, 德军由威廉皇太子指挥, 集中近900门大炮, 辅之以飞机,向凡尔登马斯河左岸的法军阵地发起猛攻。法军被迫退至马斯河右岸。自2月27日起, 法国用3900辆汽车运送援兵和武器,组织了有效的防御。双方不断增加兵力, 反复冲杀, 形成拉锯战。德军仅推进7公里。6月初, 德军20个师第二次大举进攻,一直打到法军最后一道防线,但始终未能突破。8月,法军发起反突击。10月24日,转入反攻。到12月18日,收复了原防守阵地。德军战略计划破产。该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双方损失惨重, 法军伤亡40多万人, 德军伤亡近35万人。

☚ 马恩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 ☛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Fanerdeng zhanyi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在凡尔登地区进行的转折性的大会战。凡尔登是西线法军全线的枢纽。1916年,德军作战重心转回到西线。总参谋长法尔根汉主张,发动一次大规模战役,诱使法军投入全部力量,消耗殆尽而退出战争。德军总参谋部选择凡尔登为“碾碎法军的磨盘”。德军由威廉廉皇太子指挥,于2月21日集中前线所有大炮,辅之以飞机,向凡尔登马斯河东岸的法军阵地发起猛攻。法军被迫放弃东岸,拼死抵抗。25日,贝当受命担任法军凡尔登地区司令官,组织了有效的防御,3900辆汽车运送援兵和物资。双方不断增加兵力,反复冲杀,形成拉锯战。至4月,德军仅推进7公里。6月,德军以20个师兵力发动第二次进攻。一直打到法军最后一道防线,始终未能突破。8月,法军开始反突击,德军被迫转入防御。10月,法军大举反攻。到12月18日,收复了失守阵地。此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双方损失惨重,法军伤亡40万人,德军伤亡近35万人。德军战略计划破产,攻势由盛转衰,失去战略主动权。

☚ 马恩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 ☛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军队在凡尔登地区抗击德国军队进攻的决战性战役。凡尔登是巴黎以东的要塞城市, 为敌对双方必争之地。法军在此地构筑了大量的工事组织防御。德军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造成了步兵相当于法军3倍和炮兵相当于法军4.5倍的优势后,企图首先在15千米狭窄地段突破法军阵地。德军作战6个半月,仅楔入防御纵深7~10千米。之后法军于8月开始连续发动反击,迫使德军于9月份转入防御。法军于12月基本上恢复原防御阵地。德国预定在1916年迫使法国退出战争的战略计划在凡尔登战役中遭到了破产。此战,德军损失近60万人,法军损失35.8万人。这次决定性的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