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台汉代乐舞石刻
1978年在诸城县凉台村发现一座东汉晚期的画象石墓,其中一石是将髡笞图与乐舞百戏图同刻在一起,上下各半,蔚为大观。在该石下部乐舞百戏图中,上端乐队12人,分两排席地而坐。所奏乐器有排箫、铙、建鼓、小鼓等;中间为一组杂技,有翻身倒立者,有抛刀舞丸者、还有叠案、长袖舞等等;下端为七盘舞。该七盘舞形象,是继沂南画象石墓之后的第二次发现。见有七盘分左三右四排列,中间尚有一鼓安放地下,一女伎束腰长袖,手舞彩绸,左脚踏鼓,右脚腾起,作向盘中翩翩舞去之势。其左侧一男伎身披彩绸,腾空跃起,应节合度,与女伎暗相呼应,作向盘上迅舞之状。其形象逼真、生动、有高度的写实性,是研究汉代乐舞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