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部清代对天山北路准噶尔部地区的通称。准噶尔原为从事游牧的西蒙古瓦剌(卫拉特)的四部之一, 游牧于天山北路塔尔巴哈台和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为中心,从明代开始,并吞邻近其他三部: 强占和硕特部原有的从伊犁至乌鲁木齐的牧地, 又强迫土尔扈特部从塔城出奔俄罗斯,胁迫杜尔伯特部(原在额尔齐斯河)中的辉特部迁往塔城。因此,准噶尔部占地最广,势力最大, 几包括整个天山北路。从清乾隆十八年(1753)起, 杜尔伯特部和准噶尔部相继归清朝直接统治。因此,清代即概括地称天山北路准噶尔部的住地为准部。有“北准南回”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