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觉寺
又叫“三山街礼拜寺”,是中国江南伊斯兰教四大名寺之一。净觉寺坐落在江苏省的南京市,是明太祖洪武(1368年~1398年)年间建。据记载,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定都南京。新疆穆斯林加马鲁丁和亦卜剌金等人纷纷来投,明政府特建此清真寺让他们居住。到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重修时,赐名“净觉寺”。原寺建筑规模很大,后年久失修。现尚存一些堂、台。
净觉寺
净觉寺
伊斯兰教寺院名。在江苏南京市建康路41号。又名三山街礼拜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敕建。当时西域人马鲁丁·亦卜刺金等人归附明朝,明太祖大喜赐居南京,并特敕建寺安置,亲自到寺参加礼拜,曾团结不少西域回族陆续居此。明时郑和奏请重修,宣德五年 (1430) 大加扩建,成为全国五大清真寺之一,并赐名净觉寺。明末清初王岱舆、刘智、伍子先等都曾来净觉寺开展宗教学术活动。净觉寺现存建筑40余间都是清代建筑。惟砖刻牌坊为明代原物,构图优美,雕工精致,有较高艺术价值。
☚ 金殿 东关清真寺 ☛
净觉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又名三山街礼拜寺。在江苏省南京市。始建有二说:一说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应赛典赤七世孙赛哈只奏请,敕谕于南京三山街铜作坊和陕西长安,各建清真寺1座,并谕令:“如有寺院倒塌,许重修,不许阻滞”(碑现存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内)。一说明洪武年间(1368—1398),西域人加马鲁丁、亦不剌金等人归服中华,太祖赐居南京,并建寺安置。该寺于宣德年间毁于火。宣德五年(1430),由郑和奏请重修。明世宗时(1521—1566),赐名“净觉寺”。明末清初,伊斯兰教著名学者王岱舆、刘智、伍广先等人之宗教学术活动,均与该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