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冷水江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属娄底地区。位于湖南省中部资水中游,龙山西北麓。面积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9千公顷。1995年工业总产值38.10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亿元,财政收入9652万元,支出1.3亿元。人口340.6万。辖4街道办事处,3个镇和9个乡。境内多山、为雪峰山支脉。资水由南入境,曲折西流,汇纳球溪、麻溪、连溪等支流。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7℃,降水量1402.1毫米。锑、煤、铁等矿藏丰富、采矿、冶金业发达、锡矿山的锑,储量、产量居世界之冠,有“世界锑都”之称。工业有电力、建材等,为新兴工矿城市。农作物以水稻、甘薯、蔬菜为主。湘黔铁路横贯全境,并有多条专用支线通向重要厂(矿) 区。公路有涟源~溆浦、邵阳~新化等干线。资水常年通航。有金竹山、冷水江东、西火车站、公共汽车通往各主要集镇。有波月洞等名胜。 ☚ 娄底市 涟源市 ☛ 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居资水中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7月以新化县部分地区设立锡矿山特区 (县级),驻陶塘。1952年8月撤销锡矿山特区,并入新化县。1961年7月划新化县的冷水江镇和中连、矿山、禾青、毛易、渣度5公社和田坪公社一个大队设立冷江市 (县级)。属邵阳专区。1962年10月撤销冷江市,并入新化县。1969年10月又划新化县的冷水江镇和锡矿山、中连、梓龙、渣渡、金竹山、毛易、禾青7公社设立冷水江市 (县级),仍属邵阳专区。1977年9月划归新设立的涟源地区。1982年12月涟源地区更名娄底地区。1983年2月撤销娄底地区,冷水江市划归邵阳市,改称冷水江区。同年7月再划归新设立的娄底地区,冷水江区改为冷水江市 (县级)。1999年1月撤销娄底地区和县级娄底市,设立娄底市 (地级)。原娄底地区的冷水江市由省直辖。现属娄底市。面积436平方公里。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苗、回、土家等民族。冷水江地处雪峰山东麓。地势东北高、中部低,地形多丘陵和山地,呈不对称马鞍形。最高峰祖师岭海拔1073米。资水自南向北蜿蜒流贯。年平均气温16.7℃,1月平均气温5.3℃,7月平均气温28.3℃。年平均降水量1402.1毫米间。冷水江为新兴工矿城市和湖南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矿藏有锑、煤、煤层气、石油天然气、铅、铁、锌、镁、钨、钼、铋、铜、钴、镍、镉、铊、银、石墨、硅石、滑石、石英、石膏、花岗岩、耐火粘土等,享有“世界锑都”、“江南煤海”、“金属之乡”、“硅石宝库”等美誉。主要工业产品有精锑、锑白、原煤、生铁、纯碱、尿素、水泥、机械、建材等。锡矿山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金竹山的煤闻名省内外。传统手工艺有竹器加工。农产品有稻谷、小麦、薯类、花生、茶叶、油茶等。交通有湘黔铁路横贯全境,另有6条支线通向矿区。公路有312、217省道,汽车可通往各乡镇。水运以资水为主干常年通航。名胜古迹有大乘山一波月洞风景名胜区、羊牯岭碉楼、九门洞等。 ☚ 娄底市区 涟源市 ☛ 大乘山——波月洞风景名胜区/波月洞/大乘山风景区/羊牯岭碉楼/九门洞 ☚ 胜仙洞 大乘山——波月洞风景名胜区 ☛ 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位于湖南省中部,资水中游。1961年由新化县析置,1969年改市。隶属娄底地区。面积434 平方公里,人口33万。是以钢铁、采矿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湘黔铁路经过,有厂矿专用铁路7条。公路通相邻各县及市属各乡镇。资水常年可通行30—100吨船舶。产稻、麦、薯、油菜、茶叶、柑桔、松、杉、楠竹。矿藏有煤、铁、铅、锌、石墨、硫磺等,煤、锑储量丰富。锡矿山有“世界锑都”之称。著名景点有波月洞,长5公里,被誉为地下宫殿。 ☚ 娄底市 涟源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