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玉尺元代黄潽为官清白的故事。《元史 ·黄溍传》:“溍天资介特, 在州县唯以清白为治,月俸弗给,每鬻产以佐其费。及升朝行,挺立无所附,足不登巨公势人之门,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盛冰的玉壶和玉尺,都是珍贵的器物。比喻人的品质和节操清白高尚、光明磊落。 冰壶玉尺bīnɡ hú yù chǐ用冰做成的壶,用玉制成的尺。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品行清白。chaste morals,chasteness of soul 冰壶玉尺bīng hú yù chǐ【解义】冰壶:盛冰的玉壶。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高洁的品格。 【用法】用于人。含褒义。 【例句】他是一个~的好领导,不会干自私自利的事。 【近义】冰清玉润、冰魂雪魄 冰壶玉尺bīng hú yù chǐ指人的品格清白高尚。《元史·黄溍传》:“溍天资介特,在州县唯以清白为治,月俸弗给,每鬻产以佐其费。及升朝,行挺立无所附,足不登巨公势人之门,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冰壶玉尺元朝黄溍,生出来没几个月,还在母亲怀抱里,一听到别人读书声,就会凝神谛听。四五岁进学校就读,老师教的诗书,他过目成诵。考中进士后,派到濒海的台州宁海做官。 宁海人多田少,当地大户围海造田,又因为当时南盐北贩可以图厚利,所以海边新出现的滩涂多半垦为盐田,财主们雇工晒盐贸利。 盐是国家专卖物资,晒盐卖盐,牵涉到税收、定价等诸多问题。可是财主们勾结在朝官员,借口围海所造新田不在县籍版图上,地方官吏无权过问。既然是官府管不到的地方,那么国家法律在该处也就不生效,因此田主们俨然是土皇帝,任意剥削压迫盐工,直至私刑拷打,致有多名雇工因伤致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岂容奸民荼毒一方。”黄溍决定重办几个富户首恶。 “老爷办事还是谨慎些为好。常言道,财权相通,那些滩涂富户都巴结有各路州府官员,上下沆瀣一气。事情闹大了,弄得不好会影响老爷前程。”幕下师爷好心相劝。 黄溍不为所动。他一面行文上司,禀告自己拟行的措施,一面以买卖私盐、伤人杀人罪,重办几名恶田主。一方遂得以安宁。 朝廷嘉奖黄溍,提升他为两浙都转运盐使司,主管盐政,兼管部分海防工作。按照旧例,转运司所有大小巡船,三年要更新一次,上级到期只来查点新船舰,不问费用开支,而建坞造船的费用开支全部摊派到百姓头上。以前转运司就靠随意批定舰务费用,大发其财。黄溍到任,首先清理前任旧账,凡是浮报的支出一律严查,追回的财款,发还当地百姓。 元朝通行纸币——宝钞。奸民私制宝钞,威逼百姓使用,要是假钞案发,奸民跟官府勾结,反而诬告无辜平民有罪。新昌、天台、宁海、东阳几县被假钞案株连的百姓有几百户,都关在重罪大牢里,其惨万分。黄溍先派人暗访,尽得其中底细,一举将有关官员、奸民捕捉归案,解救了无辜百姓。 黄溍在任内两袖清风,有时每月的俸禄不够开销,他宁可变卖家产,也不向朝廷和下民伸手。最后升任中奉大夫,在朝廷中,他不附炎贵,洁身自好。大家赞他“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冰壶玉尺”亦有作“冰壶三尺”的。冰壶是盛水的玉壶。这个成语比喻品德高尚,心地纯洁。 冰壶秋月bīng hú qiù yuè光风霁月 冰壶玉尺 guang feng ji yue bing hu yu chi 【冰壶秋月】 如冰壶秋月那样洁白莹彻。比喻人心地光明,品行高洁。源出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 【光风霁月】 雨过放晴的明净景象。比喻人的胸怀开阔,品德高洁。也比喻太平盛世。源出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春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光风霁月比冰壶秋月运用得更广,不单指人的品行高洁,还用于指太平盛世。 【冰壶玉尺】 象冰壶玉尺那样洁白晶莹。比喻人操行高洁。玉尺:白玉做的尺子。 ﹝例﹞ 邓迪尝谓[朱]松曰:“愿中(李侗)如冰壶秋月,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宋史·李侗传》) 胸无城府,光风霁月,令我忆君之天真有如提孩。(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 及升朝行,挺立无所附,足不登巨公势人之门,君子称其清风高洁,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元史·黄溍传》) 冰壶玉尺bīnɡ hú yù chī装着冰的壶和玉制的尺。比喻人品高尚,为人公允廉正。玉尺: 《世说新语·术解》:“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 冰壶玉尺bīnghú-yùchǐ〔并列〕 玉尺,白玉做的尺子。像冰壶玉尺那样洁白晶莹。比喻人操行高洁。《元史·黄溍传》:“及升朝行,挺立无所附;足不登巨公势人之门,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纤尘弗污。” △ 褒义。用于描写人品德高洁。 【近义】冰壶秋月 光风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