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冯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冯班(1604—1671)明末清初常熟人。字定远,号钝吟、二痴、双玉生等。冯复京次子,钱谦益弟子。明诸生。少以才学与兄冯舒获誉“海虞二冯”。明亡佯狂避世。法名道恒,为北宋萨真人第十八代弟子,虞山宏先道派开山祖师。书善四体,尤工小楷。喜藏书抄书,经史小学极有根柢,考据精确。诗宗晚唐,尤推重李商隐。著《严氏纠谬》,专驳南宋严羽妙悟之说。另著有《读古心鉴》《画论》《钝吟杂录》《钝吟全集》等。 冯班 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老人。常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入清,佯狂避世。论诗宗晚唐,极推尊李商隐。既不满严羽“妙悟说”,又认为江西派诗粗俗嵯峨。王士祯服其博雅。阎若璩《潜邱劄记》曾以与黄宗羲、顾炎武、朱彝尊并列,视为一时圣人。所作《钝吟杂录》,论诗尤精,赵执信叹为至论。工诗文。有《冯氏小集》、《钝吟集》、《钝吟书要》、《钝吟文稿》等。 ☚ 王猷定 阎尔梅 ☛ 冯班 冯班1602—1671字定远,晚号钝吟老人。常熟人。明末诸生。少与其兄冯舒齐名,人称“海虞二冯”。入清佯狂避世,不入仕途。论诗力排严羽,曾作《严氏纠谬》,专评《沧浪诗话》。诗宗晚唐,出入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之间,于李商隐用力尤深。所作一些伤时念乱之作,较有深度。亦工书法,真、草、隶、篆四体皆精,尤工小楷,有晋唐人风致。有《钝吟全集》 二十三卷。散曲有《钝吟乐府》一卷。《清史稿》、《清史列传》有传。 ☚ 王翃 李玉 ☛ 冯班 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居士。常熟(今属江苏)人。明诸生,钱谦益人室弟子,与兄舒齐名。屡试不第,遂弃去。性磊落,不事家人生产,动不谐俗,以狂名于名。入清,佯狂避世,当其被酒无聊抑郁愤懑时,常就座中恸哭,因班行二,故人称“二痴”。班论诗推崇晚唐温、李和北宋西崑,与其兄舒评点《才调集》,并作《严氏纠缪》以批驳严羽所主张之“兴趣”、“神韵”与诗尊盛唐之说。其诗取法温、李。早期诗作多以四时风物与男女恋情为题材,如《十二月乐辞》写深闺少女眼中的春夏秋冬的景色,虽是模仿李贺,但比李氏更重词藻,镂金错采,秾艳靡丽,风格纤弱。其所写风情也多为妖姬妙妓与公子才人之间的艳情,可取者不多。惟有《游仙诗》五十首寄托了严肃的政治内容。此组作品是“托为虚无惝恍之词”,以摅写对钱谦益、瞿式耜、冯舒因党争而被明廷逮捕北上的愤懑不满之情。入清以后,诗风有所变化,常用诗歌寄托亡国之恨与表现诗人与世相忤之个性。如《江南杂感》:“王气消沉三百年,难将人事尽凭天。石头形胜分明在,不遇英雄自枉然。”班诗大多平弱,但其有寄托者也达到了钱谦益所说“其情深,其调苦,乐而哀,怨而思”(见《冯定远诗序》)之境界。班博学多奇,雅善持论,为文也重考据,并精书法,四体皆工。有《钝吟杂录》十卷、《钝吟老人遗稿》等。《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有传。 ☚ 李世熊 钱邦芑 ☛ 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老人、钝吟居士。常熟(今江苏常熟市)人。清初诗人。与兄冯舒并称“海虞二冯”。“虞山诗派”主要作家之一。少为明诸生,屡试不第,遂发愤读书。明亡,佯狂避世。著有《钝吟杂录》十卷、《钝吟文稿》一卷,及《钝吟乐府》等。 钝吟老人文稿 ☚ 安雅堂全集 钝吟老人文稿 ☛ 冯班1602~1671Feng Banpoet and calligrapher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Dingyuan.Works:A Collection of Feng Dingyuan,etc. 冯班1614—1681清初文学评论家。字定远,号钝吟。江苏常熟人。善评论诗文。评论诗不按宋人规矩,不遵严羽,不取江西宗派,而以实际立论;评文多依古法。又工书法,小楷尤精。著有《钝吟杂录》、《定远集》、《钝吟诗文稿》、《评点才调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