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冯润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冯润璋1902—陕西泾阳人 冯润璋 冯润璋1902.9.8—笔名有丰庄、一雯、周茨石等。陕西泾阳人。幼时家贫,喜爱文学,和同学组织诚社。后因反对教会而离开西安到上海继续读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大学时期,与孟超等人组织流萤社,办《流萤》半月刊。1928年在上海参加中国著作者协会,出版短篇小说集《欢呼》。后去日本。回国后,与钱杏邨,沈端先等人筹备组织艺术剧社,排演《西线无战事》等戏剧。1930年初,参与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根据鲁迅的意见,在上海出刊《洪荒月刊》。这时期的作品有中篇小说《屈服》,诗集《期待》。又在上海、陕西等地的杂志上发表《统舱中》等小说、戏剧、诗歌。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上海、天津、陕西等地从事党的工作。1949年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北军政大学教政治课。后调陕西省教育厅编审室工作。编有《西北农村政治教材》《西北农村识字课本》等。 ☚ 冯叔鸾 冯毅之 ☛ 冯润璋 冯润璋1902~1994feng runzhang笔名一雯、丰庄、周茨石、黑鸽子。泾阳县白王镇冯家沟村人。现代作家、教育家。上海大学中文系毕业。上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散发反帝传单,张贴革命标语,加入中国共产党。酷爱文学,听过著名学者陈望道、沈雁冰、郑振铎、田汉、朱湘等人讲课,深受影响。他与孟超等人组织流萤社,创办《流萤》半月刊,刊载文学习作。1928年在上海参加中国作家协会成立大会,出版短篇小说集《欢呼》(上海泰东书局出版)。1929年受党组织派遣与潘汉年、沈端先(夏衍)、钱德富(阿英)、冯乃超、冯雪峰等筹备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们在共产党领导下,努力消除左翼文学界隔阂,说服创造社与太阳社作家尊重鲁迅。1930年3月2日促成建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回陕,利用省立二中(在凤翔县)教师身份开展革命活动,成立党的外围组织引擎社,为党和“左联”培育后备人才。他与妻子吴碧云一起建立中共省立二中支部,发展地下党员。被学校当局察觉后解职,逃往上海。当时陕西党组织遭到破坏,从此中断组织关系。在鲁迅的帮助支持下创办文学月刊《洪荒》(由上海东华图书公司发行),两期后被查禁。后又创办《农村月刊》继续批判国民党文化专制政策,呼唤人民反抗意识。易名刊物仅出二期又被查禁。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屈服》,诗集《期待》等。1934年返回陕西。1937年在城固县龙头镇创建私立上大中学(今城固县第四中学前身)。1941年在泾阳县石桥镇创建私立仲麓中学(今石桥中学前身),致力于家乡文教事业。1949年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西北军政大学政治教员。年底调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编审室编审员,编有《西北农村政治教材》一册、《西北农村识字课本》一套三册。后调陕西省教育厅编审室工作。平生著述颇丰,晚年整理《冯润璋文存》,收录所著小说、诗歌、戏剧、论文和回忆录等部分作品共20万字。创作涉猎颇广,“左联”成立前后发表的小说代表其创作成就,如《在统舱中》《逃兵》《丰年》《长安素描》《高利贷》《陷落》等,描写人民群众在旧制度下的苦难生活,勾画出活生生的中国社会历史场景,表现人民不甘忍受压迫、不断觉醒的过程,语言朴实凝重,风格沉郁深邃,颇具震撼力。1994年8月26日在西安逝世,终年92岁。 ☚ 冯晖 冯殿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