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冯乃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冯乃超1901—1983广东南海人,生于日本。 冯乃超
冯乃超
冯乃超 冯乃超1901—1983诗人、文艺理论家。广东南海人。早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曾在《创造月刊》发表一些具有唯美倾向的诗,被称为象征派诗人。1927年回国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创造社后期的主要成员,负责编辑过《创造月刊》《文化批判》,与李初梨等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30年与鲁迅等筹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任第一任党团书记、常务委员。1937年后先后任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中共特支书记、中共华南分局文委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政务工作。著有诗集《红纱灯》《今日的歌》,小说集《傀儡美人》《抚恤》,译著有《芥川龙之介集》《傅利采的托尔斯泰论》。有《冯乃超文集》。 ☚ 王任叔 蒋光慈 ☛ 冯乃超 冯乃超1901.10.18—1983.9.9曾用名冯仲堪、冯公韬。笔名有一声、洞冥、李易水等。原籍广东南海,生于日本横滨一个华侨商人的家庭。早年在横滨的大同小学、教会办的志成中学、东京的成城学校读书。1920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毕业后进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理科学习,其间对所谓用自觉的直观去追求“绝对的无”的“西田哲学”发生了兴趣。1924年进入京都帝大的哲学系,不久就感到厌倦,又喜爱起过着“沉默、祈祷、劳动”生活的日本诗人三木露风的诗。1925年转入东京帝大的哲学系学社会学,一年后改学美学和美术史。此间写了些唯美主义的诗,在《创造月刊》、《洪水》上发表诗歌小说。因受朱镜我影响,开始阅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清算了个人生活上的空虚,参加日本无产青年同盟(日本共青团的前身)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期间受到在日本青年学生中流行的“左”倾的福本主义影响,也受到苏联的“拉普派”的影响,对日本的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产生兴趣,与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联盟有过联系。大革命失败后,应成仿吾的邀请,与李初梨、朱镜我、彭康、李铁声一同弃学回国,参加创造社工作,参与编辑《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是后期创造社的主要成员。曾在上海艺术大学、中华艺术大学、华南大学、群治大学任教,与郑伯奇、夏衍等创办上海艺术剧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建工作。曾任“左联”第一任党团书记、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1931年任党刊《红旗报》编辑。1932年3月至1937年,在武汉过隐蔽生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中共特支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重庆国共谈判中共代表团顾问、华北人民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建国后,历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山大学党委第一书记兼副校长等职。他是后期创造社的著名诗人。1928年出版诗集《红纱灯》(创造社出版部版)。1930年,编定的诗集《今日之歌》,因书店被查封未能出版。朱自清认为他早期的诗倾向于法国象征派, “利用铿锵的音节,得到催眠一般的力量,歌咏的是颓废,阴影,梦幻,仙乡。他诗中的色彩是丰富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诗人经历革命实践后,诗歌观念有了改变,主张诗歌应与现实紧密结合,从劳苦人民的世界里,挖掘创作的主题,汲取语言的源泉,还肯定街头诗、枪杆诗、朗诵诗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他的诗作和诗歌理论,在中国新诗坛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 冯至 冯玉祥 ☛ 冯乃超 冯乃超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生于1901年,卒于1984年。曾用笔名马公越、冯子韬等,广东南海人。1923年,毕业于日本第八高等学校理科,之后考入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学习。1924年,转入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社会学科学习,不久又改学美学和美术史。这期间,冯乃超创作发表了许多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诗歌作品,被当时文化界认为是象征派诗人。大革命失败以后,冯乃超与李初梨、朱镜我等人一起弃学归国,并成为“五四”以来著名进步文学社团“创造社”的中坚力量。1928年,任《创造月刊》和《文化批评》的编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冯乃超回国以后,曾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中华艺术大学、华南大学、群治大学任教,这期间还与郑伯奇等人一起组织成立了中国艺术剧社,编演进步戏剧。1930年,冯乃超参加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工作,左联成立以后,出任第一任党团书记,其后又出任全国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1937年,冯乃超创办《战斗旬刊》,积极宣传抗战。1938年,参加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并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组织部副部长等职。1940年,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文委工作。1946年,赴香港任中共中央华南局文委书记。新中国成立以后,冯乃超曾先后担任中央宣传部干部处处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兼人事处长、人事部副部长、中山大学副校长等职。冯乃超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其主要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诗集《红纱灯》等,小说集《愧儡美人》、《抚恤》等,翻译小说《芥川龙之介集》等,翻译论文集《傅利采的托尔斯泰》、《日本工人运动小史》等。冯乃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大影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他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 巴金 艾芜 ☛ 冯乃超1901~1983Feng Naichaocontemporary poet and literature ideologist. Works: Lamp Made of Red Yarn,Puppet Beauty,etc.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