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山戴粒比喻轻重虽异,大小不同,但各得其适,彼此都能完成本职任务。冠山比喻大,戴粒比喻小。《艺文类聚》 九七引 《符子》:“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游于沧海……有红蚁者闻而悦,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之行,月余未出群作也。 数日风止, 海中隐沦如岊, 其高概天, 或游而西。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 冠山戴粒guān shān dài lì【解义】冠:戴帽子。戴:顶在头上。粒:一颗谷米。一个头上戴着蓬莱山,一个头上戴着一粒米。比喻两者的大小虽不相同,但都适合需要。 【例句】~,各适其宜。 冠山戴粒guānshān-dàilì〔并列〕 冠山,比喻大;戴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然不同,但都有合适的用途。《艺文类聚》卷97引《苻子》:“东海有鳌焉,冠蓬莱(山名)而游于沧海,……有红蚁者,闻而悦,与群蚁相要(邀)乎海畔,欲观鳌之行。……数日风止,海中隐沦如岳,其高概天,或游而西。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 △ 褒义。用于描写各有所适。 冠山戴粒guàn shān dài lì冠山:头戴着山,喻大。戴粒:头戴着米粒,喻小。比喻大小虽不同,但各得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