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药蚯蚓毒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药蚯蚓毒性toxicity of pesticides toearthworm

农药在较短时间(一般14天)内对蚯蚓产生的毒害作用,常用半数致死浓度LC50表示。用来评价农药对土壤生物蚯蚓的影响,为农药的注册登记和指导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以及制订农药在土壤中的最大容许浓度提供基本依据。
毒性试验 包括条件准备和正式试验两个阶段。
条件准备 主要包括土壤、蚯蚓的准备和预备试验。❶试验用土壤性质以及pH值测定。为便于比较试验结果,试验使用的土壤要求标准化。根据欧洲共同体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the Organization for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于1982年颁布的实验室测定农药对蚯蚓毒性的方法,规定使用人工合成土壤作为试验用的土壤。人工合成土壤的组分(按干重计):石英砂(粒度0.05~0.2毫米)占83%,膨润土占5%,草炭(粉碎)占10%,碳酸钙占1%,腐熟碎马粪占1%。配制好的土壤,pH值约为7.0±0.2,有机质含量>2%,试验期间土壤含水量维持在30~35%。
❷试验用蚯蚓。蚯蚓毒性试验受蚯蚓品种、龄期、健康状况的影响。因此试验规定使用的蚯蚓品种为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oetida)。这种蚯蚓对农药的敏感性居中,分布广泛,繁殖快,容易饲养。试验前将受试蚯蚓在实验室按常规饲养观察15~20天。状态良好的蚯蚓应该是色鲜有光泽,环带清晰,体圆肥,对光、热敏感,在养殖槽中分布均匀;状态不良时聚集在一起,有的盘成球状,爬出床面来,色暗淡、无光泽。应选用状态良好的3月龄以上6月龄以下的成蚓(体重约350~400毫克)供试。
❸预备试验。进行毒性试验之前,应该先作几次预备试验,以便按农药的有效成分确定出浓度范围,包括蚯蚓全部死亡和全部存活的农药浓度,为正式进行毒性试验的剂量选择和蚯蚓分组提供必要资料。
试验阶段 将受试蚯蚓随机分组,每组不少于10条,设5个以上不同浓度组,另设一个对照组,每个浓度组设3~4个重复。农药浓度按等比级数分级,应当包括蚯蚓完全死亡和完全存活的浓度。试验容器用圆柱形带盖的玻璃缸(或搪瓷缸),高与直径比约为2:1,容积为1.5~2.0升。每缸装500克人工合成土壤(干重),加入200毫升无离子水,混合均匀。供试农药先溶解于适量的水中,然后与土壤充分混合。难溶解于水的农药,如林丹等,可先溶解于丙酮或其他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到10克石英砂中混匀,待溶剂全部挥发后,将含有农药的石英砂再混入人工土壤中。将受试蚯蚓埋入土壤,盖好缸盖,防止水分蒸发和蚯蚓逃离,置容器于恒温恒湿箱中(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80~85%),饲养观察14天(必要时可延长到21天)。定期检查蚯蚓死亡数和中毒症状,并做好记录。试验结束后,根据蚯蚓死亡率用图解或计算方法求出LC50、LC100(蚯蚓全部死亡的最小浓度)、LC0(蚯蚓全部存活的最大浓度,即蚯蚓的最大耐受浓度)。
中毒症状 农药不同,蚯蚓中毒症状有明显差异。例如,杀菌剂多菌灵中毒后的蚯蚓,其典型症状是体态松弛、环带肿大、头部出现高粱粒大小的水泡,蚯蚓处于瘫痪状态,随时间延长,水泡破裂、溃烂致死。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如久效磷和甲基对硫磷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克百威等,蚯蚓中毒症状较为相似,中毒后的蚯蚓均呈现出卷曲状,不停地扭动,遇到光线或机械刺激卷曲更加厉害,随时间延长,体色变淡、脱节致死。有机氯农药,如林丹等,蚯蚓中毒后的症状与上述不同,林丹中毒后的蚯蚓体态松弛,体色变淡,处于麻痹状态,一般不会出现水泡,不遇到机械刺激也不出现卷曲扭动现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