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农田二氧化碳浓度测定nongtian eryanghuatan nongdu cedingmeasurement of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n thefields对农田近地气层中CO2浓度梯度及土壤表面CO2释放量变化及光合强度等的测定。测定目的在于掌握其变化规律, 确定CO2对作物的供应量和作物光合强度, 以便采取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 改善其状况。 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用化学方法(如用氢氧化钠吸收CO2后, 用酸滴定, 计算出CO2量) 测定空气中的CO2浓度和土壤释放CO2的浓度。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要取样, 效率不高, 取得的资料不连续。50年代以后, 由于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 研制出红外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 它能进行连续观测, 并能迅速指示出空气的CO2浓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大大提高了效率, 已被普遍采用。近年来, 使用具有多通道的红外CO2气体分析仪, 并配有微型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便于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农田CO2浓度的测定。 农田二氧化碳梯度观测 观测场地要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地方, 如大面积农田的中央。其上竖立 一根金属杆,杆高依测量高度决定。将多根聚乙烯塑料管(或不吸收CO2的其它管子) 固定在欲测的各个高度上,管口离杆5厘米以上, 塑料管的另一端分别接到红外CO2气体分析仪的各个通道上。仪器工作时即指示出各个高度的CO2浓度, 于是获得CO2的梯度变化, 进而得到CO2日变化量的资料。观测高度没有统一的规定, 如有人按离地面20厘米, 作物的作用面, 及其冠层上50厘米、3米、5米、10米等六个高度设置。在裸地上, 有的是按离地面20厘米、50厘米、1米、3米、5米、10米等六个高度设置。 用单一通道红外CO2气体分析仪作CO2梯度观测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用几个仪器按上述方法同时进行观测; 另一种是一台仪器工作, 用采样器按时在各个高度上迅速采样, 随即分别测出不同高度空气中CO2浓度。这种方法主要有两个缺陷, 一是容易受人为的影响, 如采样者呼出的CO2,影响精确度,二是 资料不连续, 观测高度也受限制。 土壤释放 二氧化碳浓度的观测 在研究作物的光合作用和CO2平衡时,都要考虑土壤释放出的CO2量。它可在实验室内用化学方法测得, 也可直接在农田中测定。在农田中测定的方法是: 将被测土壤表面上的作物和杂草去净, 罩上透明度很好的塑料罩, 罩的尺寸大小不限 (如可用面积为0.5平方米, 体积为1/4立方米),罩的四周密闭, 在罩的东西两侧分别开口,一侧的斜上角开出气口, 另一侧的斜下角靠地面处开进气口。从较大的气流量中分流, 用两根聚乙烯管分别接到红外CO2气体分析仪的两个通道上, 便分别测得两个CO2浓度值, 则用下式算出土壤释放出的CO2浓度:  式中 F为气流量(升/分), qc、qc1和qc2分别为土壤释放的、出气口和进气口的CO2浓度, 单位均用ppm(百万分之一),A是罩内土壤的表面积(平方米),V是罩内空气的体积 (立方米), K为换算系数 (分·米-1·升-1)。 光合强度的观测 分为同化室法和同化箱法。❶同化室法。同化室是一个圆形或长条形的透明盒子(有的用透明有机玻璃制作), 体积小, 适于测单叶或单株作物的光合强度。同化室的两侧各开一个口, 一侧是进气口, 另一侧是出气口, 两个口不能相对, 用两根聚乙烯管把它们分别接到CO2红外气体分析仪的两个通道上。将单叶或单株作物放进同化室内 (要保证密封)。分别测定进气口(室外大气)和出气口的CO2浓度后, 光合强度P用下式计算:
(毫米·分米-2·小时-1) 式中 S是叶面积, F是同化室内空气的流量 (升/分), K是不同温度下CO2浓度与重量的换算系数(毫克·升-1·ppm-1), qc3、qc4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的CO2浓度, 单位均为ppm值; ❷同化箱法。同化箱的体积大, 用来测定作物群体的光合强度。测定群体的光合强度时一定要考虑土壤释放CO2的量。如果同化箱的尺寸和前面介绍的土壤释放CO2量的观测所用的透明罩的尺寸相同, 气流量也相同, 可按照同化室法所用的公式算出群体的光合强度P。此时式中的qc4应该用qc1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