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村卫生工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村卫生工作

农村卫生工作

中国农村卫生工作是指县及县以下农村的各项卫生工作。它的任务是无病防病,有病早治,危重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以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产建设,
解放前中国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非常落后。1949年全国农村医疗卫生机构1,460个,病床20,133张,仅占全国病床的25%。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长期忍受着缺医少药和贫病交迫的苦难。
新中国建立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方针指导下,做了大量工作。建国初期,先着手建立和健全了县级卫生机构,当时称县卫生院。随着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分设县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和县妇幼保健站(所)。同时将农村中的开业医生逐步组织起来,成立联合诊所,在农村基层培训了不脱产的卫生员(保健员)和接生员。五十年代后期,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县级机构的充实提高外,人民公社普遍成立了卫生院,很多联合诊所转变为公社卫生院的体制。生产大队的卫生员中有不少人被培养为半农半医(后来改称为赤脚医生),担负了更多的医疗保健任务。为了满足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需要,又加强了赤脚医生队伍的培训,在生产大队建立了大队医疗站 (卫生室)。在农村自愿组织下,五十年代开始出现的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样农村中就逐步形成了县、社、队三级医疗卫生网,为农村卫生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依靠这支力量,在农村中广泛开展了防病治病和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农民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有以下几点。
(1) 预防工作: 农村的预防工作包括
❶有计划、有重点、分期、分批地防治主要疾病。对一些危害严重、病因清楚、有防治办法的疾病,采用适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计划的防治,达到逐步控制以至消灭的做法,是完全成功的。例如对天花、鼠疫、黑热病、血吸虫病等的计划防治,就收到了明显效果。对麻风、性病、头癣、疟疾、丝虫病、结核病等的防治,也获得了显著成绩。有些地区已经开展对精神病、心血管病和肿瘤等疾病的防治工作,反映了农村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
❷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大幅度地降低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多年来对小儿麻痹症、麻疹、白喉、百日咳等病的计划免疫工作的全面推行,也都收到了显著效果。
❸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见“爱国卫生运动”条)。
(2) 医疗工作: 中国农村医疗工作有以下一些特点:
❶注意提高医疗质量。这是思想作风、技术水平、设备条件、规章制度和组织管理等的综合反映。提高医疗质量要重点抓门诊、急诊及危重病人的抢救质量。各级机构之间要分工明确,下级机构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转诊,防止耽误病情。积极开展医技科室的工作,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❷坚持防治结合。在治疗中贯彻预防的思想,是保护人民健康的需要。如对疟疾、头癣、肺结核的良好治疗,就是消灭和控制传染源,属于积极的预防。中国农村医务卫生人员,都积极参加不同时期的疾病防治工作,对疾病的消灭和控制,发挥了重大作用。
❸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和民族医药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农村盛产中草药,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中医治病,简易方便,效果良好,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在社、队基层机构提倡学习、使用中医中药,采用中、西两法治病,既方便群众,又能提高疗效。
(3) 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 农村卫生部门担负着繁重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任务,特别要提高各项计划生育手术的质量,保证安全有效。农村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是做好普及新法接生和妇女“五期”(月经期、妊娠期、分娩期、哺乳期、更年期)卫生工作,开展围产期保健,以降低产妇死亡率、破伤风发病率、围产期死亡率和病残儿发生率。对尿瘘、子宫脱垂和子宫颈炎等常见妇女病的普查普治,收到了良好效果。儿童保健,主要是开展定期健康检查,对缺点进行矫治。重视婴幼儿的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出生后六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采用农村常见易得的富于营养的食品,并注意户外活动,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4) 医学教育和其它: 农村医务人员,除了由高、中级医学院校培养输送外,一般还建有县卫生进修学校,负责初级卫生人员的培训和在职人员的提高。多年来举办了赤脚医生、护理、药剂、检验、放射、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医学基础、西医学习中医、会计、统计和卫生管理等专业培训提高班,对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有些农村还设有药检机构,主要负责全县范围的制剂鉴定和药政管理,保证群众安全用药。
农村卫生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有以下几点:
(1) 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卫生工作要为大多数人服务是基本指导思想。中国人口的80%以上居住在农村,因此,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将是长期坚持的方针。三十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制订计划,采取措施,才取得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巨大成绩。建立农村卫生机构,培养农村卫生人员,组织城市支援农村,制订农村卫生发展规划,分期分批开展三分之一县的卫生事业整顿建设等,都是这一方针的反映。
(2) 国家、集体、群众相结合,共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中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还不发达,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不可能采用一切由国家包下来的办法,应该依靠群众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事实证明广大农村中的卫生机构设置、房屋设备、人员工资和业务经费等都是充分发挥了国家、集体、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才使农村卫生工作在较短时期内,有了较大的发展。
(3) 组织城市对农村的支援,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开始建立尚未普及的时期,政府就采用组织城市巡回医疗队的方式,帮助农村公社卫生院提高,同时培训保健员、半农半医和赤脚医生,建立基层卫生组织。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已经普及,但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时,又采取城乡医疗机构挂钩和对口协作支援的方式帮助提高。有的地方还采用城市技术人员到农村兼职兼课的办法帮助农村培养人才,提高技术。这种发挥城市对农村的支援,以及先普及后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做法是一条行之有效而应当肯定和坚持的经验。
(4) 加强党和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 农村卫生工作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工作需要与工业、农业、水利、教育、文化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做好。因此,必须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卫生部门应发挥参谋作用。加强领导还体现在卫生管理队伍的建设方面。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充实卫生事业中的计划,财务和统计人员,重视农村卫生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以不断促进和指导农村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 老年保健   农村卫生建设 ☛
000142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