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地区的移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多出现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发展中国家,这种转移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是有利的。主要表现在:(1) 转移的对应过程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它是发展农业商品经济的基本前提。(2)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常表现为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它将促进整个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量的增加。(3)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通常意味着资源从边际产值较低的产业向边际产值较高的产业移动,使人们的收入增加。同时,收入的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不变或下降时往往带来储蓄的上升和投资的增长。(4) 转移过程事实上将推动资源配置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它将改变发展中国家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5) 对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转移将带来土地利用的相对集中和规模经营。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过程。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寻求新的生活方式,成为暂时脱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农民工。他们的大规模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当代中国的民工潮和过去一般说的游民潮显著不同。游民是指无业游荡的人,他们主要是迫于饥饿、绝对贫困或生命受到威胁,失去了起码的生存条件,才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的。总体上说,我国当前的民工潮不是饥饿和绝对贫困的结果,而是因为改革开放,尤其是农村的成功改革推动的。事实上,多数农民工主要是来自那些经济已经有一定发展、只是相对还不很富裕而商品意识又较强的农村。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

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工作。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现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背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是我国劳动力就业演化的一般趋势,也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转移,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农村劳动力 “转移能力”的考察,可以从转移源头、转移空间、转移渠道三方面进行解读。转移源头是指农村劳动力自身因素。农村劳动力要实现转移必须具备一定的能量,否则难以跨越 “城市就业门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量主要表现在转移者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以跨越城市就业素质门槛,较高的收入水平以实现在城市的定居就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劳动力不断从农业 “析出” 并转移的源泉。转移空间是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与居住空间。这主要表现在二、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容量的增加,以及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居民生活服务设施的改善。转移渠道是指农村劳动力从转移源头到转移空间所经过的中间环节,主要是指制度因素的影响作用。
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是:
❶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是农村劳动力 “转移能量” 大小的主要标志之一,提高农民收入就是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储备潜能。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储备 “支付能力”。应加快减轻农民税负,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加快农村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以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快速转变。
❷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农村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转移,必须达到现代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素质要求,避免出现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与高素质的城市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形成城市就业的素质门槛与城乡人力资本鸿沟,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不利影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应继续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由 “以县为主”转变为 “以省为主”,由省级财政统筹解决。同时,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民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按时投入和农村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
❸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制度变革。我国户籍制度自1958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实施以来,一直是造成城乡分割的首要壁垒。其后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的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局面。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消除制度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阻滞作用,加快推进制度变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❹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看,第三产业是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也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方面对工业化的推进形成制约,另一方面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的扩大。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促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 耕地占补平衡   构建和谐新农村 ☛
000017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