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活Qǐhuó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以部落为姓。《水经注》:‘陈留县有吹台。方一百许步,晋世丧乱;乞活凭居,削堕故基,遂成二层。世谓之乞活台’。” 晋有乞活·田禋。 乞活指传说中的巨人。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若翁仲、巨母霸、符秦、乞活、夏默等,长不能过二丈。”又《人部三》:“符秦、乞活、夏默等,啖肉三十余斤,其人长至二丈。” 乞活 乞活两晋时期的武装流民集团。乞活最早形成于西晋末年,原籍为并州人。永兴元年(304), 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今属山西),并州剌史东赢公司马腾命将军聂玄讨之, 玄军战败, 腾惧, 加之并州饥荒, 乃率领并州人民二万余户自晋阳移镇邺, 并由 “并州将领田甄, 甄弟兰、任祉、祁济、李恽、薄盛等率领, 遣就谷冀州, 号为乞活。”永嘉元年(307)五月马牧帅汲桑进攻邺城, 杀腾。腾死后,“乞活”便为东海王越和晋臣荀晞所用, 成为北方人民对抗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割据政权的重要力量。以不事胡为戒,活动地区从原籍并州入冀, 后转至河南、关中、淮北地区。时间从西晋光熙元年(306)随司马腾至冀到东晋元熙元年(419), 长达113年, 自始至终保持“并州乞活”名称。是历史上团结最坚、活动地区最广、历时最久的流民集团。东晋以后, 常称乞食求生于异乡的流民集团为乞活。 ☚ 流徙 吏门 ☛ 乞活饥民至有粮之地就食求生,也指逃亡求食的饥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