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农村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农村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农村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我国国家银行对农村信贷资金实行计划管理制度。它规定银行上下级之间在农村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上的职权范围。确定的基本原则: 在国家统一计划,统一政策下,明确管理权限,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有利于积极组织存款,合理分配使用贷款; 有利于发挥农村信贷的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建国以来,农村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过几次较大的改变。1963年以前,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农贷指标管理制; 1964年至1970年,改为多收可多贷,少收则少贷的 “农贷基金固定制”; 1971年至1979年,试行“农村社队信贷包干制” ,将农贷指标全部下放,农村存款新增部分,视同农贷指标,自行安排发放,对多吸收的存款,多回收的贷款,相应增加农贷包干指标,自行周转使用。1981年起,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制,其特点是进一步扩大农贷包干范围,存款和贷款挂钩管理。1985年1月1日起,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实存实贷,目主经营”制,即农业银行各级行的信贷资金全部纳入总行的信贷计划,统一平衡; 各分行根据总行核定的借款计划或上存资金计划对所辖行实行分级管理; 各分行根据总行核定的借款计划,从人民银行分行借入资金。实贷给所辖行,并存入当地的人民银行,作为营运资金自主经营。 ☚ 农村信贷资金收支计划 农贷资金可用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