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农战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农战说 农战说亦称“耕战”。中国历史上重视农业和战争并主张两者结合起来的经济思想。《商君主书·农战》:“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商鞅认为人们只能从农战中获得利益,即“利出于地”,只有纯朴的农民,才能既为国家提供粮食,又能成为勇敢作战的士兵。主张发展耕织,奖励军功,尊农战之士。认为国家靠农战而兴旺,农业要发展,除重农之外,还得抑商。抑商措施包括提高粮食之价,重关市之赋,多派商贾劳役,垄断山泽,禁开旅馆和限制商工营业范围。这样才能做到“入使民属于农,出使民壹于战”(《商君书·算地》)。韩非子指出:“富国以农,距敌持卒。”(《韩非子·五蠹》)主张奖励耕战,打击破坏耕战的五种社会势力,即 “五蠹”,指学者(战国末的儒家)、带剑者(侠客)、言谈者 (纵横家)、患御者(奸臣私门的党人)、商工之民。 ☚ 尽地力之教 恒产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