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战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战论

农战论

先秦主张将发展农业与战争二者密切结合起来,以图富国强兵的理论。“农战”亦称“耕战”。春秋时管仲提出“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改革措施,主张采取寓兵于农,兵民结合的社会组织形式。战国中期商鞅为使秦国在封建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大力推行农战政策,指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商君书·农战篇》)。在“农”与“战”的关系上,他认为农业的发展是进行战争的基础,因为只有农民才能提供人民与士兵所需要的粮食,提供战争所需的兵源。因此强调“治国之要”是“令民归心于农” (同上书,《农战篇》),否则将国不自保。农民专心务农,朴实而易统治,便于统治者驱使去攻战防守。否则人民将“必不为上守战也”(《农战》)。商鞅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来奖励农战,如以官爵和免役奖励农战,“作壹而得官爵”,“不以农战,则无官爵”,“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限制非农业活动,将弃农从事工商业以至贫穷的人收为奴; 减少各种行政官吏对农民的侵扰使其专事农业生产,限制不利于农业发展的种种活动; 增加农业人口,招徕诸国农民到秦国,以直接增加本国的农业人口数量; 提高粟价,以鼓励农业的发展; 禁止商人从事粮食买卖,实行粮食贸易管制; 对农业税收实行征收实物及减轻税率的轻税政策,以直接鼓励农业的发展; 并以严厉的法制执行以上政策,等等。商鞅推行农战政策及其他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为秦国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韩非也力主耕战,指出:“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五蠹》),强调耕战的重要意义。他强烈地反对非农业经营活动,主张奖励耕战,把讲仁义的学士,讲纵横的空谈者,佩剑的侠士、侍近之臣以及工商之民斥为“五蠹”,主张予以严厉打击。商鞅、韩非的农战理论,特别是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农战政策,为嗣后封建王朝所借鉴。

☚ 耕战论   贵粟论 ☛
000102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