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学nóng xué

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1875年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夫所谓储才馆者,非弃文诗于不讲也。不有数学在乎?代数、几何、平分角法、弧三角法、微分、积分、工程总法、对数、天文数学、制造机器、测绘海陆等类是也。不又有重学乎?静重学、动重学、水力等类是也。推之光学、声学、天文、吸铁学、电气学、矿学、冶金学、地产学、开矿学、农学、化学、热学、地理学、史学、种类学、植物学、动物学、航海之法、造船之法、绘图法、御风术、水陆兵法、理财富国之法、法律、万国交涉公法、医学等类是也。以上各学皆储才馆所必不可少者。”1907年劳达堂《铁城福音堂兼建阅书楼序》:“同人寻欲于铁城开设福音教堂,宣讲耶稣救世之道,以培人德。兼设时务书楼,俾人研究新学宪政,以启民智。其中购备新书,如化学、光学、电学、气学、水学、火学、力学、重学、农学、医学、质学、数学、律学、矿学、兵学、声学、哲学、神学。”

北京通县农作物品种志/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志/黑龙江省农作物优良品种/浙江省农林牧渔业名特优品种资源集/湖州农作物品种志/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农作物品种志/英汉种子学词汇/水果蔬菜贮藏保鲜实用技术手册

☚ 农村水利技术实用手册   北京通县农作物品种志 ☛

农学

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广义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理论和技术;狭义指与种植业有关的理论和技术。

农学

农学

中国农学重视天时、地利和人力三者对农业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有利作物生长的时令、土壤和施肥等环节分别都作过十分细致的研究。中国文化典籍中农书很多,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其中最著名的有 《汜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帧农书》 和 《农政全书》。
《汜胜之书》 是目前留传下来最早的农书,该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关中地区的耕作经验,提出了农业生产六环节理论,即及时耕作、改良和利用地力、施肥、灌溉、及时中耕除草、及时收获六个环节,并对每一个环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此外,该书还对十数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做了经验性总结。
《齐民要术》 是现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古的农书,作者是北魏的贾思勰,大约写于公元533至544年间,全书共10卷92篇,涉及到作物栽培、耕作技术和农具使用、畜牧兽医和食物加工等各个方面,几乎是一部农学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一书真实地反映了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这些地区气候干旱少雨,为保持土壤水分即所谓保墒所进行的合理的整地和中耕,是农业生产很重要的一环。《齐民要术》 详细地记述了不同的天时、地利情况下的不同耕地方法,非常符合实际。其次,《齐民要术》 对种子的选择、收藏和种前处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它首先认识到种子的优劣及播种时间的迟早对作物的产量、品质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书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当时已经掌握的种子种类。
贾思勰认真研究了长期种植而又保持地力的问题,总结了施肥、合理换茬、轮作制和套作制等农业技术。元代王帧的《王帧农书》 是一部综合了黄河流域旱田耕作和江南水田耕作两方面生产经验而写成的大型农书,全书共37卷,270目,约136千字,281幅插图。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农桑通诀”,概述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系统讨论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广泛涉及林、牧、副、渔的各项技术和经验,基本上是一部 “农业总论”; 第二部分 “谷谱”,是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分论,分述谷子、水稻、麦子、瓜、果、蔬菜等作物的起源、性能和栽培方法,第三部分 “农器图谱”,介绍了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业机械的构造和制造方法,这一部分占据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也是最宝贵的部分,因为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农具实物形象,连有些当时已失传的古代机械也经反复试制恢复原型,具有极高的科学史价值。
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编写的 《农政全书》,是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的一部巨著。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等12项。本书大多数内容是对古代和当时农书的转录和摘编,约有6万多字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徐光启出生于上海一个小地主家庭,从小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对农业技术问题很有兴趣,为此他广泛阅读了大量的农书,并且留心收集、总结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经验。

☚ 中国科技发展概览   中医药学 ☛
农学

农学

中国农学重视天时、地利和人和三者对农业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有利作物生长的时令、土壤和施肥等环节分别都作过十分细致的研究。中国文化典籍中农书很多,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其中最著名的有 《汜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
《汜胜之书》是目前流传下来最早的农书,该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关中地区的耕作经验,提出了农业生产六环节理论,即及时耕作、改良和利用地力施肥、灌溉、及时中耕除草、及时收获六个环节,并对每一个环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此外,该书还对十数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做了经验性总结。
《齐民要术》是现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古的农书,作者是北魏的贾思勰,大约写于公元533—544年间,全书共10卷92篇,涉及到作物栽培、耕作技术和农具使用、畜牧兽医和食物加工等各个方面,几乎是一部农学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一书真实地反映了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这些地区气候干旱少雨,为保持土壤水分即所谓保墒所进行的合理的整地和中耕,是农业生产很重要的一环。《齐民要术》详细地记述了不同的天时、地利情况下的不同耕地方法,非常符合实际。其次,《齐民要术》对种子的选择、收藏和种前处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它首先认识到种子的优劣及播种时间的迟早对作物的产量、品质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书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当时已经掌握的种子种类。
贾思勰认真研究了长期种植而又保持地利的问题,总结了施肥、合理换茬、轮作制和套作制等农业技术。
元代王祯的 《王祯农书》是一部综合了黄河流域旱田耕作和江南水田耕作两方面生产经验而写成的大型农书,全书共37卷,270目,约136千字,281幅插图。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农桑通诀”,概述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系统讨论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广泛涉及林、牧、副、渔的各项技术和经验,基本上是一部 “农业总论”;第二部分 “百谷谱”,是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分论,分述谷子、水稻、麦子、瓜、果、蔬菜等作物的起源、性能和栽培方法; 第三部分 “农器图谱”,介绍了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业机械的构造和制造方法,这一部分占据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也是最宝贵的部分,因为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农具实物形象,连有些当时已失传的古代机械也经反复试制恢复原形,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编写的 《农政全书》,是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的一部巨著。全书共60卷,7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12项。本书大多数内容是对古代和当时农书的转录和摘编,约有6万多字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徐光启出生于上海一个小地主家庭,从小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对农业技术问题很有兴趣,为此他广泛阅读了大量的农书,并且留心收集、总结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经验。

☚ 中国科技发展概览   中医药学 ☛

农学

agriculture


农学

agricultur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