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142、农大146冬小麦引种1983年天津市农科院农研所陈益山主持开展“农大142”、“农大146”引种的研究。是年,同武清县农业局同时将“农大142”、“农大146”引入天津市种植观察,并参加全国大区级区域试验预试圃和武清县品种比较联试,1985年参加由天津市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主持的“冬小麦全国区试北部高肥组”进行区域试验,效果突出,播种面积由1986年的1900亩增加到1988年的50.5万亩,占天津市小麦播种总面积的25%。占全国该品种种植总面积的50%。两品种耐肥抗倒,抗寒,高抗条锈、叶锈、秆锈3种病害,兼抗白粉病,丰产性好,每穗26~30粒,千粒重42克以上,每亩有效穗38~42万个。1985~1987年参加全国小麦大区级区试,在京、津、冀、晋5个试点试验结果,分别比对照“丰抗2号”小麦增产10%和6.4%,平均亩产355~385公斤,创经济效益245万元。1988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