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作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作制

农作制nongzuozhi

亦称“耕作制度”。农作物栽培中的土地利用方式及有关技术措施的总称。人类的长期耕耘,使土壤肥力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以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进行,人们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耕作制度。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耕作制度也渐趋完善。一般可分为以下阶段:
❶在人口稀少,农耕粗放的时期,由于土地极多,多采用转移式农耕或称代耕法。
❷当人口剧增,耕地面积有限时,出现定耕方式。为了消灭病虫害,恢复地力,每隔几年或在每年的某一段时间让土地闲置,不种植任何作物,称为休耕。
❸为了耕作的方便或因市场及个人需要,往往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地栽植同一种植物,称为连作。缺点是易使土壤中某类养分,特别是作物需要的主要元素感到缺乏,且病虫害也日渐严重,因此,必须辅以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❹在作物未收获前,即于其行间栽植他种作物,称为间作。其优点是:土地利用率可以提高; 可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及肥料; 便于安排劳力与时间;可防止杂草丛生。
❺轮作是人类创造的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的最好的耕作制度,即避免在同一块土地上持续地种植同种作物。如小麦、芜菁、大麦、三叶草的四年轮作系统; 我国华北地区旱作冬小麦、红薯、玉米间作黄豆的两年三熟轮作系统; 以及江南地区一期水稻、二期水稻、油菜或绿肥,然后再种水稻的二年五熟轮作系统等。优点是:可对土壤中的养分,作最好而完全的利用,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可以周期性地恢复地力,使土地永久维持在最佳的状态。(刘逸浓 刘立凡)灌溉(guangai) 引水浇田的措施。通过灌溉可及时满足作物的水分需要,并起着调节土壤温度及养分作用。分为补给水分灌溉、培肥灌溉、调节地温灌溉以及为改良盐碱地而进行的冲洗灌溉。根据湿润土壤的方式,可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和滴灌。根据灌溉水源水位与田面的高低,可分自流灌溉及提水灌溉。按合理的灌溉制度进行灌溉,可以使农作物高产稳产;不合理地进行灌溉称为滥灌,如灌水定额过高等,可引起土壤潜育化或次生盐渍化。

☚ 肥料   温室栽培 ☛
000005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