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经济区划方法
在系统理论提供的整体性原则、结构化原则、协调性原则、最优化原则等的指导下,对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运行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和程序。包括区域界线迭套法、模糊聚类、灰色星座聚类法等。
农业生态经济区划的传统方法是区域界线迭套法,是一种经验区划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区划方法逐渐实现定性转向定量化,从经验走向科学的根本性转变,成为现代科学方法,即系统方法。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对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研究,以求得科学合理的产业和生产结构。其目的在于建立高效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即以最少的投入,实现生态资源最大限度的增殖,获得最佳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数学聚类、优化模型、多元统计方法也开始被引入并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模糊聚类分区是用来进行样本分类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所考虑的因素 (变量),计算各样本点之间的相似性系数,然后按相似性大小依次进行组合聚类,其关键是选择好能反映系统地域分异规律的指标体系,使之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和较强的分辨力和代表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模糊聚类分区。
灰色星座聚类是图解多元分析中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每个样点按一定的数量关系点在一个半圆之中,每个样点用一个星点表示,同类的样点便可以组成一个 “星座”,然后归类并区分不同“星座” 的界线,从而得到一个星座类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