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业标准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业标准化nóngyè biāozhǔnhuà

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制订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其基本内容有种子标准、农副产品标准、农业机械标准和管理标准、耕作标准。例如:“一项富有生命力的工程——农业标准化正从陌生世界走来,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经济参考报》1991.8.2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向广度深度拓进,目前,我国农业标准化已由种植业扩大到林、牧、副、渔业以及农村环保、能源、水土保持、种草治沙等领域,在24个省(市)、自治区展开,覆盖面越来越大,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人民日报》1991.9.8)

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

指为有关各方面的利益, 对农业经济、技术、科学、管理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各类对象,制定并实施标准,使之实现必要而合理的统一活动。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对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甘肃省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始于60年代初期,到1998年底,全省共发布农业地方标准560项,其中水保、水利工程、土地划界和百合等标准的发布,不仅填补了甘肃省的空白,在全国也属首创。甘肃省的农业标准化工作, 一是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到1998年底,甘肃省审定通过的适宜本省各种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257个,其中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作物新品种140个,种植面积占三大作物总面积的80%以上。二是促进了农产品总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八五”期间,全省农业标准化种植面积1500万亩, 增产粮食6亿公斤,增加效益近20亿元。三是加强了农业监测工作,为规范农村经济秩序和保障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 企业标准   甘肃农业标准化示范点 ☛

农业标准化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以农业为对象,按照“统一、精简、选优”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活动。农业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三个体系:
❶农业标准体系,即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
❷农业监测体系,即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网络;
❸农产品评价体系,即通过制定和完善质量认证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扶持和培育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

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是对农业经济、技术、科学、管理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各类对象,制定并实施标准,使之实现必要而合理的统一的活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其目的是将农业的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制订成 “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操作” 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向农民和相关企业推广,促进农产品区域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终生产出质优、量多的农产品供应市场,使农民增收,同时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其内涵就是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农民种植农作物,用什么品种、何时下种、何时施肥、施多少肥、何时采摘,都有严格的规定。如上市出售的黄瓜,它的长短、粗细、弯曲程度都必须符合标准。在日本,所有农产品进入市场前,都要按一定标准进行严格筛选分级。在市场上,见不到以重量单位计价销售的蔬菜、水果,鱼虾是以 “条” 为计量单位,梨、苹果多以 “个” 为计量单位,大白菜、包菜以一棵、半棵标价。等级外的农产品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只能作为加工原料。
标准化是农业走向市场的 “通行证”,要使更多的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制定有利于本国的农产品标准,这是保护本国农业生产、阻止外国农产品疯狂进口的一种有效途径。
❶提高农产品标准和环境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农产品的安全标准主要是农药、兽药的残留限制标准,有毒物质污染的限制标准。提高农产品标准是把我国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和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要按国际市场标准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一系列的标准和规程,使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可循,确保与国际标准相配套。
❷加大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交流,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标准。要想突破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的绿色技术壁垒,首先要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接近ISO14000标准和发达国家最先进的环保标准。同时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交流,力争实现双边和多边环境标志的相互认可。对于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要制定领先的国内标准,并争取将国内标准上升为有利于本国的国际标准。
❸根据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制定不同的标准策略。对于粮、棉、油、肉、蛋等大宗产品要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的大宗农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由于强调低价位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无法达到国际标准,出口量很少。对于这类农产品,一方面要重视安全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这类产品的深加工,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出口质量和深加工程度。对于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小宗名优特产品,在加大生产的同时,要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标准。应加大一些适应我国地区特色气候,在其他国家难以生产的产品和有中国文化特色、深受国外居民喜爱的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大有机食品如中草药、生物制品等的生产。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等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加以保护。要制定标准,加大对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我国独特的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成果的流失。

☚ 农业生态经济管理   农业生态经济劳动力管理 ☛
000004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