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业机械化经济效果评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业机械化经济效果评价evaluation of economic effect f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应用农业机械所取得的有用效果和投入的劳动耗费相互间的数量关系所作的比较、分析和选优。评价对象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水利排灌及运输业等应用机械的经济效果。同时,也包括农业机械置换人力和物力的替代效果。
影响农业机械化经济效果的因素,包括:❶机械性能同当地的地形、地势、土壤比阻、能源供应、劳动力余缺、经营方向及管理水平等自然的和经济的条件相适应的状况;
❷机械技术与农艺相适应的状况;
❸机械的技术性能优劣、价格贵贱、操作难易、耗费高低等。
评价指标依照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具体目的,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按性质分,有经济效果指标、技术效果指标及目的指标;货币指标和实物指标;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按结构分,有综合效果指标和局部效果指标;直接效果指标与间接效果指标等。总体效果指标体系见表。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总体效果指标体系

横向综合
纵向层次
要 素 结 构效 果 综 合
机械经济性能对象适应性管理使用水平
直接效果指标1.每马力小时生产率
2.每马力小时耗油或耗电
1.单位作业耗用人工
2.单位作业物资消耗
3.单位作业成本
1.每马力平均负担土地
面积(或牲畜头数)
2.单位面积(或头数)平
均农机投资额
1.每马力平均年作业量
2.农机作业活劳动节约率
中间效果指标1.纯工作小时生产率
2.机器工作可靠性系数
3.机器购件
1.作业质量合格率
2.适时作业率
3.单项作业机械化程度
1.班次时间利用率
2.机具配套比
3.农机安全率
1.综合机械化程度
2.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土
地面积(或牲畜头数)
3.农机化增产减失率
4.单位农产品机务费用
综合效果指标1.班内平均小时生产率
2.单位作业耗油或耗电
农产品成本1.机组年作业量
2.成本利润率
3.农机投资回收期
1.农业劳动生产率
2.劳动净产值
3.农机化社会劳动节约率
4.百元农机投资净产率

在农业机械化实施过程中, 由于地区行业项目和环节的不同,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根据问题、目标、功能的确定和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主要评价指标。例如,劳动生产率(包括机组年作业量、劳动净产值等指标)、单位作业耗能(油、电)量、单位作业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成本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农业机械化程度、作业质量合格率及适时作业率等。
评价原则与方法:❶进行评价时要把握采用农业机械的经济临界限。即在农业机械的经济寿命周期内,购置农业机械的费用和利息总额,再加使用农业机械的总费用之和,须小于在同样的生产项目中使用人畜力的费用与由机械作业取得的增产保收和其他多种经济效益值之和:
C1 +C2+C3≤V1 +V2+V3+Y1+Y2+Y3式中 C1为农机具购价;C2为利息总额;C3为农机具使用总费用(耗能、维修、管理和机务人员劳动报酬等项);V1为同一生产项目由人工操作的总工时费;V2为同一生产项目由畜力操作的总畜力费;V3为采用农机作业所节约的物资(种子、肥料、农药、饲料等)费用总额;Y1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农机作业的增产值;Y2为农机作业抗灾保产保收值;Y3为农机综合利用取得的多种经济收益总额。上列不等式表明,人工作业工时越多,畜力费用越大,在农机适应农艺要求的条件下节约的物资费用越多,采用农机的可能性就越大;农机作业后的增产保收值越大或农机完成农业作业后从事运输、农产品加工等项目越多,农机被采用的可能性也越大;农机的价值(或年折旧额)和农机使用费越少,农机被采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使用农机不合算,采用的可能性小。
❷确定农机系统配备最佳模型。采用农业机械须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水利资源、生物品种以及劳动力、能源、资金、经营规模、技术水平等因素,以某种方式和一定比例来配备农机具,使之组合成为一个系统,并且使该系统的农机具配备达到最佳化。从考虑需求约束和资源约束条件入手,应用准确的技术参数和经济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即可求解。需求约束包括在规定的作业期内按选定的技术参数完成各项作业的工作量所需动力数量;资源约束包括资金、能源、劳动力、机具可供量等。将上述约束条件编制成程序,输入电子计算机,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就能得出各型农机具的最佳配备量。
❸调整农机营运的盈亏平衡点。农业机械的营运经济效果可用调节盈亏平衡点的办法来提高。盈亏平衡点见图。图中横坐标轴(x)表示农机作业量,纵坐标轴(y)表示农机作业费用及收入金额。固定费用即农机价值折旧费及贷款单利额等(CF)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不随作业量增大而上升。变动费用是农业机械的使用费(Cv),它与作业量成正比增加,在图上为过原点的斜线。农业作业总费用(CT)是从固定费用的起点与变动费用Cv平行的斜线。农机作业收入(R)是另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随农机作业量增大成正比上升,并与农机总费用线相交于P点。P点即盈亏平衡点。作业收入线低于作业总费用线时表示农机营运亏损;作业收入线高于作业总费用线时表示农机营运盈余。盈亏平衡点在一定幅度内可以调节。它随作业量的增减、随作业收费的高低,或随作业费用的升降而变动其位置。增加农机营运盈余的关键在于降低作业成本,而扩大作业量或提高收费标准则会受农机用户的限制。
❹要注意农机营运经济效果与农业生产经济效果的统一。农机营运是通过完成和超额完成马力年工作量、节约能耗和维修费来提高经济效益。而农业生产使用农机具的目的在于增产增收,为此需支付机具折旧和维修费以及作业的能耗和机务人员的劳动报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具需高效低耗地完成作业,以取得农机营运盈余。同时,机械作业要为农业生产优质服务,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作业量宜限制在最小必要限度以内,以减少机务费开支,避免增大农产品成本。这样,才能取得农业机械化的全面经济效果。
❺要考虑到农机置换劳动力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应用农业机械与利用农业劳动力呈互为消长关系。高效率的农机作业置换出的大量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收入,应大于他们原来的收入,这个超过部分即为置换劳动力的经济效果。如果被置换出的劳动力找不到新的就业门路,或者替代效果为负数,劳动力就会排斥机械化。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从事其他活动,如进行学习,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等。这些通常都被看作是农业机械化的社会效果。


农机作业量
农机营运盈亏平衡点
示意图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