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军队物资储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军队物资储备

军队物资储备jundui wuzi chubeimilitary material reserves

军队为保障平时供应和应付紧急情况而进行的物资储存。它是军队物资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队组织物资供应的重要措施。
储备的物资品种和数量由军队领导机关核定。其储备范围主要包括❶装备器材类:为保障部队战斗行动所配发的各种武器、车辆、弹药、机械、设备、仪器以及配件等;
❷军需物资类:部队所需的给养、被服和装具等;
❸医疗物资类:用于部队人员和马匹的卫生防疫、防护的药材和医疗器材类;
❹油料物资类:各种油料、油料器材等;
❺营房物资类:营具、帐篷和照明器材等;
❻通用物资类: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管理、分配的各种金属、非金属原材料和机电产品;
❼防暴装备和警用器材。
在14世纪至16世纪,由于各国的军队人数不多,加以战争形式比较简单,部队只储备火药、弹丸和枪弹。到了16世纪,出现了随军商贩供应制。在欧洲各国,交战军队后面都跟着商人(随军商贩)的满载给养储备品的辎重车;而火药、弹丸和枪弹储备品由部队自己携带,通常足够整个作战期间使用。在19世纪初的历次战争中,预先储存在战区仓库的物资和地方资源已不能满足武装力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在作战过程中,从国家内地向陆海军部队前线送储备物资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20世纪的两次大战,由于物资消耗巨大,必须扩大经常性的军工生产,交战国经济力量的重要性也随之增长。战争经验表明,预先建立物资储备尤其重要。
现代战争使军队作战物资消耗日益增大。20世纪50年代,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人均日消耗物资29kg,比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增加近50%。60年代的越南战争,美军人均日消耗物资117kg,为朝鲜战争的3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6倍。70年代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人均日消耗弹药曾高达250kg,为60年代美军在越南的2.14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2.5倍。80年代的马岛战争,英军仅油料人均日消耗达270kg,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3.5倍。90年代海湾战争,美军地面作战部队人均日消耗物资200kg左右,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0倍;海军航母编队人均日消耗物资1100~1380kg,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55倍至69倍。据不完全统计,美军在半年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中,50余万人共约消耗各类物资3000余万吨,相当于苏军1000多万军队在4年之久的卫国战争中6000多万吨物资消耗的一半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技术装备越来越多,作战物资消耗将会越来越大。这就给军队物资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军队物资储备按作用分可分为三类:一是战略储备,由总部掌握,战时用以战略行动;二是战役储备,由各战区、军兵种根据总部分配的任务进行储备,主要用于扩编部队和战役行动;三是战术储备,由集团军以下部队直接掌握,用于保障完成战备任务。战略物资储备品存放在中央军械库和武装力量的基地、仓库,还可以将某些种类的战略物资储备品的一部分存放在国家储备基地。战役物资储备品存放在军区、集团军、舰队、基地和其他军用基地、仓库。战术物资储备品存放在基层部队仓库里(舰艇上),装放在战斗车辆、运输车辆和其他车辆上,配置在发射阵地,或配给火炮、枪械和个人。按用途及消耗方式还分为日用储备(或日常供应储备)和应急储备(战备储备)。平时,日用储备品(或日常供应储备品)用以保障部队战斗训练和日常生活之需,应急储备品则在部队展开时供补充之用。应急储备品战备储备应与日用储备品(日常供应储备品)分开,单独存放,并且作好充分准备,能够随时发放(启运)和按规定用途使用。
储备的规模,主要依据国家战略思想和国际环境并考虑到国家的经济能力,以及其他一些具体情况(如战区位置、交通网情况、物质器材物理性能、现有仓库的容量和状况)而定。物资储备通常是合理区分,纵深梯次有重点的配置;同时注意储备品的分散、隐蔽和配套存放,随时处于待发状态。

☚ 动员物资储备   弹药储备 ☛
000013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