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Maathurilataa玛图莉洛达(1886—1918),泰戈尔的大女儿,家里人又称呼她“贝拉”(Belaa)“贝莉”“贝卢布莉”。因为泰戈尔特别喜欢茉莉花,所以孩子刚一出生,泰戈尔的二嫂甘丹侬蒂妮就给这个孩子取名为“贝拉”,意为“茉莉花”。 贝拉是泰戈尔的长女,也是他三个女儿中长得最漂亮、最富有个性的一个女儿,因此,她就成为泰戈尔的掌上明珠。从短篇小说《喀布尔人》的小女主人公米妮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贝拉的影子。 贝拉没有像几个伯父家的堂姐妹那样去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因为泰戈尔不喜欢正规学校里刻板的教育,所以就没有把女儿送进正规的学校,而是安排她在家里学习。除了让她学习孟加拉语言和文学、西方文学、音乐等学科外,还先后为她请了三位老师教她学习英语。贝拉的童年和少年主要是在什莱达赫度过的。 1901年,贝拉14岁零8个月的时候就结了婚,她丈夫是绍罗特库马尔·丘克罗波尔迪。媒人就是泰戈尔的好朋友普里耶纳特·森。贝拉的丈夫是比哈里拉尔·丘克罗波尔迪(Bihaareelaal Chakrabartee,1835—1894)的三公子,而比哈里拉尔曾经教过罗宾德罗纳特的诗歌,是他年轻时的老师。 婚后,贝拉就跟随丈夫到马贾法拉普尔定居了,因为她丈夫在那里工作。贝拉在那里结识了一位热爱文学的孟加拉主妇——奥奴鲁巴女士,并与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个人在那里做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特别是为发展妇女教育付出了很多心血。 贝拉结婚刚一年多,她的母亲就于1902年11月23日病逝了。此后她又接连失去了两个亲人——二妹拉妮(蕾奴卡) 和她最疼爱的小弟弟绍民。后来她的丈夫绍罗特库马尔回到加尔各答,在高等法院实习,她就跟随丈夫一起住在父亲的家里。那时候米拉和丈夫诺根德罗纳特·贡戈巴泰(1889—1954)也住在乔拉桑科泰戈尔的家里。泰戈尔的小女婿性格粗暴蛮横,对待玛图莉洛达夫妇很不和善,而性格温和的泰戈尔对待这件事情又不好更多地指责晚辈。在这种情况下,玛图莉洛达心情抑郁不乐,只好和丈夫搬出了乔拉桑科。他们夫妻俩在加尔各答的另一个地方租了房子住下来。 在新的住处贝拉感染上了肺结核病。在她患病期间,泰戈尔曾经去看望过女儿,但是在她病故时泰戈尔就没有到场。贝拉病故时才32岁,身后没有留下子女。 泰戈尔对大女儿的去世感到十分悲痛,他在《迅逃集》的《解放》一首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悲伤。为了纪念女儿,诗人在自己的学校里设立了“玛图莉洛达奖学金”。 玛图莉洛达写过一些短篇小说。已经出版的书籍有:《玛图莉洛达短篇小说》和《玛图莉洛达书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