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版本 > 寫刻本 寫刻本 xiěkèběn 以手寫字體刻印的書籍。自明末始,刻書字體多爲死板呆滯的硬體字。一些私人刻書家爲使刻本字體秀勁考究,常延請書法名家書寫並付梓行,所刻印之書,精美異常,爲時人所重。如清代書法家林結寫刻的《漁洋精華録》、《古夫于亭稿》、《堯峰文鈔》、《午亭文編》就被譽爲“林氏四寫”。參閱清·葉德輝《書林清話·國朝刻書多名手寫録亦有自書者》。 写刻本亦称“精刻本”。指由善于书法的人书写后上版刻印的书籍。明正德以后,刻书字体逐渐形成一种印刷体,称“宋体”,亦称“硬体”。这种字体虽方整规矩,但较呆板。有些官、私刻本,为避免这种弊病,请善于书法的人手写上版。其字体娟秀有神,世称“软体”,印出的书籍称写刻本。如清代郑燮《板桥集》,即为郑燮自书后上版刻印的。写刻本不但字体悦目,往往校勘亦精,故历来为读书研究者所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