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nèi kē xué医学科学中研究内科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1903年关庚麟《日本学校图论》:“兽医学科科目……第二年为解剖学、生理学、家畜饲养论、酪农论、病理通论、药物学、外科学、内科学、病体解剖学、寄生动物学。” - 内科总论
- 传染病
- 结核病、寄生病虫
- 心脏、血管、血液及淋巴系疾病
- 呼吸、消化、内分泌疾病
- 外科学
- 妇产科学
- 儿科学
- 肿瘤学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儿科护理手术手册 内科总论 ☛ 中国内科年鉴/内科学辞典/内科学表解/新编内科诊疗手册/内科临床指南/袖珍内科手册/内科临床辅助诊断手册/袖珍内科手册/实用内科诊疗常规/中西医结合内科诊疗手册/实用内科手册/中西医结合内科门诊手册/袖珍内科鉴别诊断手册/基层医师内、儿科手册/内科治疗手册/内科常见病医护手册/实用内科处方手册/实用内科急诊手册/实用内科急症手册/新编内科急症手册/内科危急重病手册/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手册/内科急症手册/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诊疗护理手册/内科急症医士手册 ☚ 康复技术全书 中国内科年鉴 ☛ 内科学内科学 内科学医著。山东省人民医院王培仁主编,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85万字。内容包括内科各种疾病的理论、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供全国医学院校医疗专修科教学使用。亦为临床医师重要参考书。 ☚ 中耳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 内耳开窗术 ☛ 内科学 内科学内科学是蒙医学领域里以研究六基症和脏腑病为主的一门重要学科。 人体在生理方面可分儿童、青壮年、老年和男性及女性;在疾病方面分为内科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等各种类型。疾病的分类虽然如此之多,但他们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研究和掌握疾病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以防治疾病,即是内科学的任务。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并应用于医疗实践,不仅对内科病,其他如儿科、妇科以及五官科等各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起一定作用。因而,内科学对其他各临床学科来说,也是一门重要学科。 内科学范围很广,疾病种类繁多,包括基本病(基症)、脏腑病、慢性病、脉管病、神经病、杂病、中毒症、老年病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随着蒙医学的不断发展,内科学逐渐得到完善而最早成为独立的学科。 自古以来蒙古民族,居住在寒冷的北方,过着逐水草而游牧和狩猎的生活,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认识了自然界中能够治病的许多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物,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后来对防治疾病的认识逐步提高,知道了“羊骨汤或牛奶中加黄油煎服,以滋补身体”的道理。他们医病的经验亦传至内地,如在唐代中医学名著《千金要方》中载有治疗寒症的“匈奴露宿丹”。这是内科学寒热两大病症理论产生的萌芽。约在元代有了有关三弊和脏腑病的知识。当时,古代印度佛教巨著《金光明最胜王经》被译成蒙文,其中的医学思想,即“风(赫依)、胆(希拉)、痰(巴达干)”理论传播于蒙古地区。元代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据此理论在他所著的《饮膳正要》一书中写道:“羊骨汤粥,可温胃健脾补肾”、“驼肉能驱风寒强筋骨滋肤肌”、“驼峰宜治正精衰弱之风疾”。当时之蒙古人用酸马奶治疗肺、胃病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元朝的建立和统一,给蒙古民族以与其他兄弟民族广泛交流的机会,于是汉族和藏族文化传播于蒙古地区,对蒙古族的文化发达给以很大的影响,十六世纪,西藏《四部医典》传入蒙古地区后,蒙医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藏医学的精华,逐步形成了蒙医《内科学》。如当时的医书《医病要支》就是《内科学》最初的著作。其中包括三弊、脏腑病、慢性病、杂病医治等多种内容。十八世纪,名医伊希巴拉吉尔在他写的《白露医法从新》一书中,把上述疾病一一系统地加以整理,从发病原因到临床症状及其疗法等,都作了详尽的解释。这是蒙医学以内科为主的一部专著。由于该书适合于蒙古地区的特点,所以其内科疾病方面内容,也不同于藏医学。如在书中专题论述寒症,对肝病从五个方面加以解释,对痧症的本质分为包如、希拉、虫三种,总结膀胱病以癃闭、尿频进行说明。他还总结多年的医疗经验,编写《甘露点滴》和《甘露之筵》二书,阐明了“六基证”、“十要证”的理论,他的医学思想,不但充实和丰富了内科学的内容,也奠定了蒙医学的基础。 19世纪以来,涌现了很多蒙医学家,内科学也进一步得到发展。他们所写的有代表性的医书有《蒙医金匮》、《蒙医药选编》、《蒙医简编》、《蒙医传统方》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适合于蒙古地区的疾病情况。如《蒙医金匮》中,将心病归纳为赫依性、希拉性、巴达干性、血性、聚合性五种,把肝病分为总证和分证,并从寒热两个方面加以理解;新加进的巴达干性食道阻塞病等都表明他的特点。当时所用的疗法和药物,经过长期的历史考验,至今仍未失去其实用价值。《蒙医药选编》则深受藏医学之影响,吸收其精华结合蒙医学之医疗经验写成的,是较为完善的《内科学》著作。《蒙医简编》是结合内蒙古西部阿盟、巴盟、伊盟的地区特点和生活特点以及疾病情况编写的。书中之“红盐五味汤”、“雄狮十五味散”等验方,大大提高了治疗脏腑病的疗效; 尤其用“土茯苓汤”清三弊杀粘虫和滋养身体的方法,是具有独到之见的疗法。《蒙医传统方》一书更加详细地讲述五脏六腑病的症状,并概括为寒热两症,这种方法,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发病部位进行分证治疗打下了基础,把《内科学》推向新的阶段。解放后,蒙医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内蒙古医学院和锡盟蒙医研究所合著的《蒙医内科学》,是首次把内科学有关内容作全面系统总结的专著。在全区内科学领域内的研究工作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半身不遂、肝炎、脑囊虫等许多疾病的治疗技术,都有了空前的提高。如今自然科学飞跃发展的时代,要进一步加强蒙医内科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蒙医学防病治病的技术,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 蒙医学诊治概说 六基症 ☛ 内科学internal medic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