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三旗护军营 内务府三旗护军营清代禁卫军之一。又称包衣营。雍正二年 (1724) 始置,并设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内务府三旗护军营与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同守卫圆明园及保卫皇帝赴圆明园沿途安全之特设部队。设掌印总理大臣、总统大臣统领,下置护军参领,护军校等。职掌圆明园翊卫政令。保护皇帝驻园及来往途中的安全。咸丰十年 (1860)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该军名存实亡。 ☚ 上虞备用处 御前大臣 ☛ 内务府三旗护军营即包衣护军营。清代包衣禁卫军之一。设于顺治(1644—1661)初,初隶领侍卫内大臣,后改隶内务府,几度于两者之间交替易辖。迄雍正元年(1723),最终定隶于总管内务府大臣。三旗各设:护军统领(正三品) 1人,正、副、委署护军参领各5人,护军校33人,蓝翎长(营教习)5人,委笔帖式10人,以掌治营务、办理文案。其护军系从包衣满洲、蒙古、汉军、朝鲜等族兵丁中选取力强艺精者充之,多时达1200余众。负责守卫内庭诸宫门,稽查出入。后自顺贞门(御花园北门)起,前至南三所(皇子居址)正门止,凡12门。帝王巡狩,以为扈从、警跸;凡典礼,以执仪役。雍正二年,圆明园亦设三旗包衣护军营,以120名护军轮班守卫诸宫门,设营总、参领各职,与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并隶于总统圆明园八旗事务大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