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疾病口腔表征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患儿的牙齿发育和萌出均很早。由于代谢功能增强,钙排出加速,可以引起或加重牙周组织的病变,增高龋患率;舌微有震颤,常有刺痛及烧灼感,并失去正常活动度。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分泌不足而引起,先天性者称克汀病或呆小病,患者皮肤干燥,颌骨发育不良,甚至可有部分缺陷,牙齿发育及萌出迟缓,釉质发育不良,牙齿排列拥挤、重叠或发生错颌;牙齿松动,龋患率增高;双唇肥厚,舌体大形成巨舌,常伸出口外,以致影响发音。成人患者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时称粘液性水肿,口腔表症不明显,但龋患率高,甚至有猛性龋,易患龈炎及牙周炎。舌常有肿大并缺乏正常的柔软性。
甲状旁腺病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颌骨X线片显示多处有脱钙现象,骨质呈稀疏状或见颌骨多发性囊肿。牙槽嵴有广泛吸收,硬板消失,有不同深度的牙周袋,牙松动以致脱落,牙龈炎症明显或有多发性龈瘤。牙髓内可有弥散性钙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若发生在婴儿,则当牙齿萌出后可见釉质发育不全,牙本质的形成和钙化均不正常。
垂体疾病 前脑垂体功能亢进症发生在青春期以前称巨人症,表现为躯干、内脏生长过速; 青春期以后称肢端肥大症,表现为选择性的部位增大,如手、足、耳、鼻、唇、舌等处。前者牙齿的发育速度加快,萌出较早,但牙齿的大小不变,上、下颌骨增大是全身骨胳增大的一部分。X线显示颌骨骨小梁粗大,钙化不良,骨质呈稀疏状,牙根周常见有中度牙骨质增生症。后者的下颌骨明显增大并前突,牙列稀疏,以下前牙最明显,而上颌骨较少受影响,以致形成反颌,严重的错颌可引起牙周病,并且影响咀嚼功能。此外,舌体增大形成巨舌,舌缘受挤压而显齿痕,有的因舌体增大而影响发音。唇增厚、变大且向外突出。前脑垂体功能减退症若发生在婴儿期,则身体生长缓慢,骨胳发育不全而称侏儒症; 乳牙脱落迟缓,恒牙出生延迟,但牙齿大小不变。由于颌骨发育不良,以致牙列拥挤,形成错颌,也可能造成牙齿萌出困难, 牙根形成不完全或根尖孔闭锁不全,并可同时有根的吸收。
肾上腺皮质疾病 肾上腺皮质病较多见的是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又称爱迪森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双侧肾上腺皮质严重破坏、萎缩而导致衰竭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低下等。早期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和粘膜的色素沉着,色素沉着多见于暴露的皮肤,呈棕褐色; 口腔粘膜为灰褐色、蓝黑色或黑色,形状不规则呈点状或片状,大小不等,边界不清,在粘膜的任何部位均可见,但以牙龈及唇内侧粘膜最易受累,应注意与其他原因所致之色素沉着相鉴别。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者由于分泌皮质醇过多,引起脂肪、糖、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毛发增多、血压增高,患者的舌和咀嚼肌活动度降低。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而致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其特征为血糖过高及糖尿。多数病人可同时伴有龈炎或牙周炎,不过这与口腔卫生和患病时间、年龄有关,儿童糖尿病人少见有牙周炎。牙龈颜色深红,组织水肿、松软并有轻度肥大,对局部刺激敏感,即使是少量的牙石和菌斑也可导致严重炎症。常见牙周溢脓,牙周脓肿常反复发作,在龈沟或牙周袋内有时可见肉芽组织增殖,龈下牙石沉积较快且普遍,牙槽骨可有广泛而较快的吸收,以致牙齿在短期内出现松动。牙周组织对感染的抵抗力也降低,特别对霉菌易感,即使口内有轻微的创伤,都可能导致颌面部的蜂窝织炎或粘膜组织坏死。病人常因唾液分泌减少而口干,甚至有强烈的口渴感;偶见腮腺肿大、舌体肿大并有烧灼感及触痛,菌状乳头充血、舌肌常软弱无力,舌缘可见有齿痕。少数人口有甜味,龋患率增加,这可能与唾液减少有关,但亦有人认为龋患率与该病的关系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