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养分归还学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养分归还学说theory of nutrient returns

论述为维持土壤肥力而必须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取走的养分的理论。19世纪,由德国化学家J.von李比希(Liebig)在《化学在农业和生理上的应用》一书中提出。他根据大量的科学实验结果论述了植物、土壤和肥料中营养物质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元素平衡理论和补偿学说。
养分归还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❶随着作物的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某些营养物质,从而使土壤肥力下降。
❷要维持一定的产量水平,必须恢复土壤肥力。李比希明确指出,土壤肥力是保证作物产量的基础。不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想仅仅靠某一技术,是不可能持续高产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最根本的是要保持其繁荣昌盛的资源,特别是农业国比其他国家更需要保持土壤肥力。
❸土壤肥力的恢复,根本方法在于施肥。通过施肥归还从土壤中带走的营养物质,特别是那些土壤中相对含量少而消耗量大的营养物质。李比希在强调施用化肥恢复土壤肥力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厩肥、人粪尿等有机肥料的作用。
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作为施肥的基本理论原则上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生物循环基础上的积极恢复地力,保证作物稳定增产的理论。苏联农业化学创始人Д. H.普里亚尼什尼柯夫(Прянишников)曾指出,“虽然在李比希以后的科学和实践对归还植物从土壤中所摄取的物质以保持土壤肥力的学说提出了重大的修正,但是仍然不能不认为这一学说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从这里,我们首次找到关于有意识地调整人类和自然间物质交换的明确思想”。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也有一些错误见解。他认为大气是植物氮素营养的直接来源,土壤从大气和降水中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氮素来满足植物的需要,不必向土壤归还氮素,氮素不是肥料最必需的成分。此外他还低估了厩肥中氮的作用和腐殖质的改土作用。

养分归还学说theory of returns

又称归还学说。德国学者李比希关于土壤肥力的学说。他认为植物以不同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为保持土壤肥沃必须将植物摄取的矿质养分和氮素以肥料形式还给土壤。否则土壤将日趋贫瘠,乃至寸草不生。同时指出,不可能完全避免土壤的这种损耗,但是,施用矿质肥料,就可能使土壤的损耗和营养物质的归还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这一学说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恢复土壤肥力,培肥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潜力的重要理论依据。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