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典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典论文论。三国魏曹丕(187—226)撰。一卷。丕有《魏文帝集》已著录。据《三国志·文帝纪》称:“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裴松之注曰:“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明帝四年(230)春二月戊子“诏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文选》六臣注吕向:“文帝《典论》二十篇,兼论古者经典文事。”全书至宋佚散。清严可均《全三国文》卷八考证:“谨案《隋志·儒家》:《典论》五卷,魏文帝撰。旧、新《唐志》同。……《齐王芳纪》注:臣松之昔从征,西至洛阳,见《典论》石在太学者尚存。……唐时石本亡,至宋而写本亦亡。世所习见,仅裴注之帝《自叙》,及《文选》之《论文》而已。”今集为清黄爽及孙冯翼辑刊,现存篇章有《奸说》、《内诫》、《论周成汉昭》、《论太宗》、《论孝武》、《论文》等,是一部综合性学术著作。有政治论著,亦有记叙性散文,原书面貌亦无可知。其中以《论文》最著称,为我国古代文论最早的文学批评专论,全文七百余字,涉及颇广,总结了建安文学特点与经验,探索并企图解决文学批评、文学发展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诸如文学批评方法;作家作品与风格;文学体裁;文学价值与作用等多方面理论问题,虽论述简约,属端绪宏观之论,但作为文论专著,却是前所未有,它标志了中国文学批评新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对后来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了深刻影响。有《问经堂丛书·逸子书》本,《丛书集成》文学类本。 典论五卷。魏曹丕 (187—226)撰。曹丕字子桓,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次子。曹操死,袭位为魏王。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建安二十五年 (220年),代汉自立,都洛阳,国号魏,是为魏文帝。曹丕为建安文学的著名代表之一,在创作和理论方面皆有成就。其诗在形式上受民歌影响,语言通俗,描写细致,《燕歌行》为文人七言诗中最早的优秀作品。曹丕也擅长散文。著有《魏文帝集》。《典论》一书,大部分篇章已散佚或残缺不全,较完整者只有《自叙》、《论文》两篇,其余则散见于他书引录。《自叙》善于叙事,其中写到一些较量才艺之细事,皆能真切传达当时之情景。《论文》则长于议论,其中对当时文人的批评和对文学观点的表述,都简明中肯。《典论》对后来中国文学批评和散文的发展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梁萧统《文选》曾收入《论文》全文;清黄奭及孙冯翼对 《典论》有辑本。 《典论》dian lunNormative Essays; Essay on Literature→曹丕(Cao P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