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其二十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其二十一

 

逋发不可料,憔悴为谁睹?欲知相忆时,但看裙带缓几许?


 《逋发不可料》以一个女子的离情愁绪,反映古代妇女的爱情生活。
 首句 “逋发不可料,憔悴为谁睹?”描画一位不理红妆,憔悴愁苦的少妇形象。逋发,是指女人的长发久不梳理的蓬乱样子,此句说久逋不整的乱发,已经没有必要再去梳理它,我容颜“憔悴”的模样又是让谁看呢?歌中主体女性,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发出如此的感叹?本来青春与美貌,历来是女人的追求,对于女人来说,那是她们重要的生理资源。因此,女人喜爱打扮自己,便是对这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在创造生活的美。那么,这种美的价值,所谓“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歌》),将由男子来评判。古代妇女的命运也在于取得男子的宠爱,对所爱之人的离去,又归时无期,那少妇再刻意妆冶还有什么意义呢?歌中少妇与所爱男子之间,可以是稳定的夫妻关系,正值初婚燕尔,夫君离家,或为商,或从役,少妇独守空房,当有“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的怨忿。也可能是不稳定的 “露水夫妻”,情侣方离散,哪得欢聚时?为此,又会有此 “逋发”不整,面容 “憔悴”,生发出 “孤灯不明思欲绝”般的苦楚。
 歌意承接上句,继而倾叙相思之苦。“欲知相忆时,但看裙带缓几许?”由头发蓬乱到面颜憔悴,再到裙带渐缓,身体消瘦,即由局部勾勒过渡到整体的描述。而一个 “相忆”维系着 “逋发”、“憔悴”和 “裙带缓”三句,使之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吞吐生发皆缘于此。或许这位痴情女等待的竟是个负心郎,她如 “望夫石,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王逢 《望夫石》)。而负心汉却是泥牛入江无音讯,“黄鹤一去不复返”。古代社会中,这是司空见惯的生活悲剧。
 全歌运用具象化笔法,表现痴情女子的苦衷,如旷妇款叙,孤女自怜,竟不言一个“情”字,便把因情所困的心志,活脱脱地勾画出来,平白语句中而韵味醇然,不失为民歌中的精品。

哲理诗《其二十一》原文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其二十一

 

 窘步相仍死不前, 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 俯仰随人亦可怜。


 此诗讲继承与创新。
 “窘步相仍死不前”。“窘步”,语出屈原《离骚》,原指因惶急而不得前行,此指亦步亦趋地追随他人,犹如裹足不前。元好问论诗主张独创,反对亦步亦趋地因袭模仿。因此,开篇第一句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一味模仿古人,那么即使写到死,也不会有任何进步。
 “唱酬无复见前贤”。此句是首句的引申发挥。“唱酬”,即与前人、古人作诗唱和。诗人认为,如果亦步亦趋地模仿前人,那么,即使作诗与被模仿的前人唱和,恐怕前人也不会与你相和。因为,文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创造。离开了创造,写出来一些假古董,前人怎么可能首肯认同呢?
 “纵横正有凌云笔”。每个人的写作,都可以而且应当恣肆横行,不为前人所囿,用自己的凌云之笔,写出自己的个性特色来。
 “俯仰随人亦可怜”。“俯仰”,原指低头、抬头。此指任何细小的变化。如果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要追随前人,丝毫不见自己的个性,那也实在是太可怜了。
 元好问论诗贵创造,学习借鉴前人的优秀作品永远是后世作家学习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但是,任何学习的目的都是创造。学习而无创造,那就成了亦步亦趋的模仿。继承永远是为了创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