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兴道讽诵言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兴道讽诵言语 兴道讽诵言语《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 兴、道 (导)、讽、诵、言、语。”大司乐和太师都是周朝主管音乐的官吏,“乐语”即歌辞,也就是《诗三百》,大司乐教国子与太师教瞽矇所使用的音乐教本相同,都是《诗三百》;讲授的内容、目的也基本相同,都是讲授运用《诗三百》的方法。“兴、道、讽、诵、言、语”即太师所教“六诗”中的“赋、比、兴”,都是对周人赋诗言志、言语引诗用诗方法的概括。两处的“兴” 都是指 “感发志意”; 道(导),郑玄《周礼注》曰:“道,读曰导。导者,言古以剀今也。”“言古以剀今”是比法最重要的政治功用与用法。若从修辞角度说,则是因今之事与《诗》中所言古事“事类相似”,故以古比今。刘熙《释名·释典艺》释“比”说:“事类相似谓之比”。道(导)与比,其实一也。“讽、诵、言、语”即是“赋、比、兴”之“赋”,也就是“赋诗言志”之赋。刘熙《释名·释典艺》释“赋”说:“敷布其义谓之赋”。敷布即今天所说的表达、表述。如果说兴是抽象的感发联想,比是具体的比较类推;兴是比的思维基础,比是兴的外在表现,那么赋则是运用兴、比法的表达方式。“讽、诵、言、语”就是赋法的几种具体方式。 ☚ 赋诗言志的原则与方法 赋诗言志的功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