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经济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济表》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的最重要的著作。 《经济表》是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理论概括的第一次尝试,可以看做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系统理论的开端。 《经济表》原表第一版发表于1758年。 1766年魁奈在《经济表的分析》一文中把原表简化为《经济表算学范式》,即通常大家所说的《经济表》。 《经济表》把重农主义的各经济观点纳入理论体系,力图通过对全社会流通过程的分析,说明3个阶级和农工商各部门的资本和收入的分配怎样保证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它实际上认识到了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经济表》分析的流通过程不过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 分析开始,首先假定有几个前提: 经济表以一年生产结束作为流通的起点。流通前各阶级的情况是:生产阶级手中有价值为50亿利弗尔的产品,其价值形态为10亿利弗尔“原预付利息”(相当于固定资本折旧,因生产中投入的100亿利弗尔原预付可用10年,每年损耗10亿),20亿利弗尔年预付(相当于流动资本,一年全部收回)和20亿纯产品。其物质形态包括40亿利弗尔粮食,10亿利弗尔工业原料;土地所有者阶级拥有20亿利弗尔货币,即从生产阶级那里收取的地租;不生产阶级拥有价值20亿利弗尔的工业品。 全部流通过程包括五个交换行为: 交换的结果是: 《经济表》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分析,是18世纪经济学中的天才创见。 对创立科学的再生产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它存在的错误有:没有正确的价值理论作基础;片面地把农业视为惟一的生产部门;没有区分两大部类,以3个阶级之间的流通来说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包括农产品的50亿,未包括工业品20亿等。 《经济表》出版后,许多年未被人们理解和重视。马克思第一次对它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给予高度评价。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它看做投入——产出分析的雏形,可以导向一般均衡理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