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兴堡子川电灌工程及灌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兴堡子川电灌工程及灌区 兴堡子川电灌工程及灌区位于甘肃和宁夏两省区交界的靖远、平川、海源、中卫4县 (区)的接壤处。灌区海拔在1 575~1 850米之间,地形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地面坡度1/100~1/200, 中部有东西向沙沟,经过盐湖向西北峡门直通黄河,为本区地表和地下径流的天然排泄沟道。靖远县在灌区内辖有北滩、东升、五合、靖安、双龙、永兴、水泉 (现属白银市平川区)、兴隆等8个乡、82个村,12万多人口。土地集中连片, 土层厚9~33米, 土质较肥沃,大部为灰钙土和沙质灰钙土,宜农耕地约100多万亩。但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多年平均降雨量250毫米左右(其中7、8、9月份占60%多),蒸发量在2 300毫米以上。由于干旱、缺水、多风, 是个十种九不收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后, 自1972年起,北滩等乡井灌曾达6 000余亩。由于整体自然条件所限,干旱威胁仍不能解除,且井水多为苦水。据统计: 从1970年至1976年, 灌区8个乡粮食总产1.15亿公斤,公购粮仅950多万公斤,而回销粮却为3 250多万公斤, 占靖远县的一半。同时,人畜饮水也十分困难,1976年8月,靖远县土法上马筹建。1977年8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上马, 并于1982年列入甘肃省重点建设项目,1983年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中国2639项目,工程建设、平地配套、移民搬迁、运行管理同步进行,1984年通电、通水,总干渠和大红沟支干渠当年灌地1.1万亩, 于1985、1986年两年相继完成北干渠和东干渠陆续通水灌地,至1991年兴电工程全部建成。工程原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 实灌面积已达16万亩, 超设计6.67%; 其中海原县1万亩, 平川区3 000亩, 靖远县所属4乡14.7万亩,以现有9.15万人口计算,人均水地1. 61亩。1991年粮食总产3 400万公斤。 ☚ 靖会电灌工程及灌区 引大入秦灌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