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关露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关露1909—1982;女原籍河北延庆,生于山西太原。 关露
关露
关露 关露1907—1982女诗人。小说家。原名胡楣,笔名芳君。山西太原人。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在校时开始写诗和散文。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参加“左联”,编辑《新诗歌》杂志。并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工作,发表散文、小说和翻译作品。1933年负责“左联”创作委员会工作,编辑《中华时报》副刊《动向》。1936年任《生活知识》编委、上海救国会理事。次年与王亚平编辑诗刊《高射炮》。1942年冬任《女声》月刊编辑,从事地下工作。1945年任苏北皖边区建设大学文艺系副教授。1946年赴大连任《关东日报》文艺副刊编辑。1955年后被捕,蒙受不白之冤。1982年平反昭雪。有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中篇小说《新旧时代》,译作《邓肯在苏联》等。 ☚ 周文 萧军 ☛ 关露 关露女;1908.7.14—1982.12.5原名胡寿楣,又名胡楣。笔名有关露、芳君、梦茵等。河北延庆人,生于山西太原。毕业于山西省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曾在长沙青年会补习学校、南京美术学校读书。1927年春考入上海法学院,在校时接触了革命书籍。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后转入哲学系。此间与张天翼、欧阳山、胡风等人相识,对文学创作发生兴趣。1930年在《幼稚周刊》上首次发表散文《她的故乡》。1931年去上海。1932年参加上海妇女抗日反帝大同盟,从事妇女工作。同年秋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创作委员会诗歌组工作。1933年与蒲风、穆木天、任钧等人一起负责《新诗歌》的编辑工作,在该刊上发表《马达响了》、《机声》、《绸厂女工》、《童工》等诗作,和《〈文艺大路〉读后感》、《读王独清的〈人另起炉灶〉》、《用什么方法去写诗》等评论文章,提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鼓吹诗歌大众化。同年冬,代表“左联”诗歌组,为《中华日报》副刊《动向》编辑诗歌周刊。还在《文学月报》、《上海妇女》、《现象》月刊、《妇女园地》及英文《中国的呼声》等刊物上发表作品。1936年中国诗歌作者协会成立,被选为理事。同年任《生活知识》编委,在刊物上连续发表《大众诗话》及《诗的音乐性》等。还在《大晚报·火炬》、《妇女生活》等报刊上,发表《关于诗的歌谣化》、《关于国防诗歌》、《诗歌与妇女》等论文。又参加上海文化界及妇女界抗日救亡协会,在鲁迅和普希金的纪念大会上朗诵自己的诗作。1937年为电影《十字街头》作歌词《春天里》,经贺绿汀谱曲广为流传。抗战爆发后,在《抗战三日刊》上发表抗日诗歌,还协助王亚平编辑诗刊《高射炮》。上海沦为“孤岛”后,与蒋锡金、朱维基等人组织上海诗歌座谈会。1939年6月,与锡金编辑出版“诗人丛刊”第一辑《我歌唱》。还在《行列》、《文艺新潮》、《文艺阵地》、《文艺长城》、《妇女生活》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同年秋开始为党做情报工作。抗战胜利后在苏北建设大学任教。1947年随校迁往大连,后任《关东日报》编辑。1949年3月到北京,在华北大学三部任文学创作组长。7月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51年秋调文化部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辑。曾两度被误捕,1982年3月平反。她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中篇小说《新旧时代》(1940年)、《苹果园》(1951年),长篇小说《黎明》(在《女声》杂志连载)、翻译长篇传记《邓肯在苏联》(1936年)等。 ☚ 羊令野 米军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