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关内的钞票统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关内的钞票统一 关内的钞票统一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决开展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了根据地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和对敌经济斗争。在财政经济工作方面,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护物资,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生活,支持解放战争,各根据地、解放区都设立了银行机构,积极开展金融业务,发行了自己的货币。由于当时解放区处于被分割、封锁状态,各根据地、解放区之间不能相互联系,因而货币的发行只能是地方性的、分散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发行的货币有:1938年晋察冀银行发行的边币,山东北海银行发行的北海币,1939年晋察鲁豫边区冀南银行发行的冀南币,1940年晋绥边区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西农币,1941年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边币等。1941年至1945年间,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江淮银行、淮北地方银号、淮南银行、盐阜银行、大江银行及淮海银行等,也都发行了货币,这些货币于1945年统一为华中银行的华中币。此外,1945年春浙东银行也发行了“抗币”。1941年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发行了边币,华南琼崖东北区政府曾发行光洋代价券。这些边币、抗币面额多为1元、5元、10元,也有1角、2角、5角的辅币。随着革命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新解放区的建立和扩大,许多新区也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并发行货币。如东北解放区于1945年至1946年发行了东北银行券、关东银行币等。冀热辽解放区于1947年至1948年发行了热河省银行币和长城银行币。内蒙古解放区发行了东蒙银行币和内蒙古人民银行币。中原解放区于1948年发行了中州农民银行币。华南解放区1949年发行了裕民行币、新陆行币和南方人民银行币。此外,各地还印制了一些不同名称的流通券。在各根据地解放区被分割、分散,相互之间经济贸易活动缺少联系的情况下,各地分散地发行地方性货币是正确的、必要的,它对于建立区域性的独立自主的货币制度,有效地同敌伪货币进行斗争,发展解放区经济,支持革命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许多解放区连成一片,经济物资交流活动规模日益扩大,分散发行货币和多种货币并存的局面,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多种货币同时流通,换算、兑换有诸多不便,给财经工作和军民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因此,根据中央批准的1948年上半年华北金融贸易工作会议的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统一货币工作:(1)在全国统一货币以前,采取以下一些过渡办法,为走向全国统一创造条件: ☚ 大生产运动 银元风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