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双查成语词典︱成语的双查及其格式(代前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双查成语词典︱成语的双查及其格式(代前言)
  • 位置: 首页/附录库/双查成语词典

成语的双查及其格式(代前言)

 “双查成语”实际上是指从成语的语目以及释义这两方面都能查阅到成语的方式。而要从释义来查成语,必须要“倒编成语”。

成语的倒编


 所谓倒编,是指与顺编相对应的一种辞书编汇方式。如果把“英汉词典”比作顺编,那么“汉英词典”就是倒编。
 现在公开出版的各种版本的汉语成语词典,绝大多数都是顺编,即以成语为条目,按成语的第一个字的拼音或笔画、起笔为序进行编汇。而本词典则一反常规,采取倒编方式,即以成语含义为条目,按其含义的第一个字的拼音为序进行编汇。以“循序渐进”这条成语为例,顺编词典都以“循序渐进”作为条目,以这条成语的第一个字“循”的拼音或笔画、起笔为序进行编汇,而本词典则是以该成语的含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的第一个字“按”的拼音为序编汇的。
 本词典为什么要采取倒编方式呢?一言以蔽之:为了应用。
 众所周知,成语是熟语的一种,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形式简洁,含义精辟,文字优美,内容丰富,用途广泛,是汉语言文字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成语是汉语言文字的精华积淀,有的源于古文,有的源于掌故,有的会意,有的比喻,其中许多很难从字面上准确理解其含义。于是,各种各样的顺编成语词典便应运而面世,它们或繁或简,都起着查考作用,即已知某条成语而不明白或难以准确地理解其含义时可供查考。换言之,就像英汉词典一样,它是查考工具书。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
 可是,人们,特别是学生学习成语,不只是为了了解其含义,更是为了应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以致用。成语浩如烟海,再有学问的人,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成语全部熟记。而成语的应用过程,又恰恰是字面和含义顺序的颠倒。也就是说,除了那些十分熟悉、常用的成语(这些成语也用不着查顺编成语词典)外,人们在写作时,总是先想到某种意思,再用与之相适应的成语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顺编成语词典就无能为力了。换言之,顺编成语词典只具有查考功能,不具备应用功能。
 致力于顺编成语词典编汇的先行者们,有人想弥补这一点——赋予它以应用功能,编汇一种成语分类词典,即根据成语含义分若干类别(如处世、性格、学习、时光等等)加以顺编。然而这种方式也无济于事。因为成语数量太多,常用成语也不下二三千条,而且其中不少是多义的,即使把它分成二十类,每类也有数十条或上百条之多,要在这么多成语中找到运用者所需要而又不熟悉的成语,也是十分吃力的。
 本词典采取倒编方式,就赋予并突出了它的应用功能。就是说,只要您想起某一个意思,就能在本词典中很容易查到与之相适应的成语。例如,您想起了“安守本分,规矩老实”这个意思,想找一条与之相适应的成语时,根据“安”字的拼音,您就很容易在A部的ān中找到“安守本分,规矩老实”的条目内的“安分守己”的成语。又如您想找与“罪恶极大”这个意思相适应的成语,在Z部的zuì中“罪恶极大”的条目中就有“罪大恶极”、“罪恶滔天”、“罪不容诛”等多条成语供您选用。此其一。
 其二,成语中,有不少字面不同而含义相同的。这类成语,接照顺编方式,成语的首字可能不同,不论按拼音或者按笔画,它们都被分散在词典的不同位置上,即使是首字相同的成语,也是分条排列,而本词典则把同义成语归纳并列在同一条目下面,更便于运用者选择。如“尽人皆知”、“众所周知”、“人所共知”这几条成语的含义都是“人人都知道”,同样,“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国色天香”这些成语的含义都是“女子容貌极美”,但因它们首字的拼音和笔画、起笔不同,顺编成语词典中,它们被分别编排在各自相应的位置上,而本词典则把它们分别并列在“人人都知道”和“女子容貌极美”的条目内,运用者选择起来就十分方便了。
 其三,每条成语含义的文字表述无法定型,因而它的首字也有多种选择。为了便于查找,本词典条目(成语含义)的首字,在符合通常思维和不损害含义准确表述的原则下,尽可能采用成语的首字。如“立竿见影”这条成语的含义,有多种表述方式,查了几部词典,有相同的表述,也有不同的表述:“收效迅速”、“迅速得到成效”、“见效很快”、“立刻见到功效”……这些解释,虽是异曲同工,但其首字彼此各异,本词典便选用了成语含义的首字与成语首字相同的“立刻见到功效”作为条目,便于运用者查找。

成语的格式


 编者发现,尽管成语的佚名创作者们的时代不同,文化层次各异,但他们所创作的成语,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本词典把成语划分为以下格式:
 一、直叙式。所谓直叙式,即成语字面直接叙述某种含义。这类成语,其含义直接体现在成语的字面上,只是将某种含义准确而又精辟地浓缩在一个短句(绝大部分为四字句)中。如“力所能及”之于“自己能力所能做到的”,“举世闻名”之于“全世界都知道”等等。
 二、比喻式。所谓比喻式,即成语字面上是叙述一种现象,用此比喻成语本身的真正含义。如“一刀两断”,从字面上看,是用刀砍东西,一刀下去,把东西砍断成两截,借此比喻表达其真正含义“彻底决裂”;又如“初生之犊不怕虎”,字面是叙述一种现象,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而其真正的含义是“年轻人有锐气,敢说敢干,毫无畏惧”。如果把这类成语和其含义比较,就不难发现成语不仅文字简洁,更为突出的,是通过比喻,使其含义形象化,从而获得生动、优美的效果。
 三、会意式。所谓会意式,即成语的字面含义与其内涵无直接联系,但可以从中体会出其真正含义来。换言之,成语的真正含义,不是成语字面直叙的,而是从它的字面含义中体会出来的。如“间不容发”,按其字面含义是“间隔小得容不下一根头发”,而其真正的含义是“危急非常,生与死或成与败靠得很近”。生与死或成与败两者之间的距离间隔小得容不下一根头发,可见危急到了何等程度。又如“夜不闭户”,字面意义是“夜晚睡觉不用闩上门”。什么情况下才能这样呢?当然是“社会治安情况良好”了。
 会意式的成语,许多也是成语字面是叙述一种现象,但这种现象不是用来比喻而是用来形容其真正含义的。这就是会意式成语和比喻式成语的根本区别所在。再者,会意式成语字面叙述的现象与其真正含义虽无直接关系,但存在引申的关系,而比喻式成语字面叙述的现象与其真正的含义只存在比喻关系。
 四、掌故式。所谓掌故式,即成语字面是一个典故,借这个典故来表述其真正的含义。如“毛遂自荐”,典故出于《史记·平原君列传》:秦兵进攻赵国,平原君要到楚国去求援。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跟随前去。平原君和楚王谈判没有效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答应派兵去救赵国。“毛遂自荐”就是借这个典故来表述“自己推荐自己去担任某项工作”的含义的。掌故式的成语较之直叙式,其含义显得高雅、优美和充满趣味。
 本词典划分成语格式,是为了更清楚地显示条目(含义)与成语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地了解成语的真正含义。

 综上所述,编者认为,成语的倒编,是一个促进成语应用的很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课题,因而大胆地进行了这种尝试。“初生之儿必丑”,本词典肯定会存在许多不足甚至错误,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余友三

☚ 双查成语词典︱出版说明   双查成语词典︱编委会 ☛
000107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