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关于文艺中“主观”问题的论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关于文艺中“主观”问题的论争

关于文艺中“主观”问题的论争

本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统区文艺界展开的一场论争。1944年4月,胡风在《文艺工作底发展及其努力方向》一文中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1945年1月,重庆《希望》创刊号上刊登了舒芜的《论主观》和胡风的《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较系统地宣传“主观论”思想。舒芜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哲学已进入了“约瑟夫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正是对于主观作用的充分强调”,人类斗争的历史“始终是以发扬主观作用为武器,并以实现主观作用为目的的。”胡风认为文艺创作的过程就是作家的主观力量“拥入”“客观现实的过程”,作家的主观力量在现实人生中的“自我扩张”就是“艺术创造的源泉。”1946年初许多文艺工作者对他们的观点提出了批评。黄药眠的《论约瑟夫的外套——读了希望第一期〈论主观〉以后》一文,批评《论主观》以斯大林学说为外套所宣传的唯心主义,指出舒芜“企图把人类整个历史解释成主观发展史。”何其芳在《关于现实主义》一文中批评了胡风的观点,强调作家必须和人民相结合。胡风等人则坚持自己的观点,在《泥土》、《呼吸》等刊物上发表文章,继续宣传“主观论”。1948年,邵荃麟、胡绳等人在香港《大众文艺丛刊》上发表文章对胡风等人的观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批评。邵荃麟在《论主观问题》中指出“把生存斗争代替了阶级斗争,我以为这是主观论者的一个中心错误。”“主观论者理论的一个根本错误,即是他们把历史唯物论中最主要一部分——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忽略了。”同时,指出主观论在反教条主义方面有“它某种程度的作用。”胡绳发表《评路翎的短篇小说》,指出主观论在文艺创作与作品研究中的具体表现与不良影响;在《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中驳斥了胡风等人强调鲁迅的“主观精神”的观点。林默涵在《略论个性解放》一文中批评了胡风等人关于“个性解放”问题的观点。而胡风在其《论现实主义的路》一文中,对批评文章的有关观点逐一加以反驳,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述了文艺创作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等。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展开的这场论争延续5年之久,到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方暂告结束。

☚ 关于马克思主义来源的争论   关于孔子研究的争鸣 ☛
000078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