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关于伯恩施坦主义的论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关于伯恩施坦主义的论战

关于伯恩施坦主义的论战

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与伯恩施坦主义的论战。伯恩施坦主义是以德国的爱德华·伯恩施坦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内出现的修正主义思潮。伯恩施坦自1896年至1898年6月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后来结集出版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集伯恩施坦主义之大成。伯恩施坦在哲学上,提出“回到康德”去的口号,要以新康德主义代替唯物主义,否认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在政治经济学上,贬低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剩余价值和经济危机的学说,主张以经济的效益边际理论代替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在科学社会主义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美化资本主义议会制,否定政治革命,主张实行社会改良,认为资本主义可以和平转变为社会主义,完全否定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时主张党应成为和平的、民族的、改良的党。“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便是其理论公式,伯恩施坦主义的出现,激起了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反对。
首先,德国党内开展了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1898年10月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斯图加特召开代表大会,许多党员对伯恩施坦主义表示反对,卢森堡在大会前夕写了《关于斯图加特代表大会》一文,不指名地批评了伯恩施坦,大会在讨论“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时,对伯恩施坦的观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威廉·李卜克内西说,假如伯恩施坦论点是对的话,就会把我们的纲领,把我们的全部传统,把整个社会民主党埋葬掉,我们将不再是个无产阶级政党。卢森堡也指出,“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这句话否定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必要性。这次代表大会成为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一个开端。1899年4月,卢森堡发表《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一书,她以确凿的材料,严密的逻辑和尖锐的语言批判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观点。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用点滴的政治、经济改良实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只能靠革命的锤击,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899年10月,德国党在汉诺威召开代表大会,批驳伯恩施坦成为大会的中心议题,倍倍尔作了六个小时的长篇演说。详尽地批驳了伯恩施坦主义,着重痛斥其歪曲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否定资本主义集中的观点,并庄重宣布:“没有何理由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得到了大多数代表的赞同。大会通过了决议,认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夺取政权,进而凭借政权的力量,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交换方式,来保证一切人们最大限度的福利,这是德国党通过的第一个反对修正主义的决议。1901年5月,伯恩施坦在柏林为社会科学大学生联合会作了《科学社会主义怎样才是可能?》的演讲,公然宣扬科学社会主义是不科学的,这更激起了广大党员的强烈义愤。在1901年9月德国党卢卑克代表大会上,倍倍尔发言驳斥了伯恩施坦以“批评自由”为幌子所进行的修正主义活动。1903年9月德国党德累斯顿大会上,针对伯恩施坦建议党去争取议会副议长的主张,批评了他企图把革命的党转变为改良的党。进行激烈辩论后,通过了《关于党的策略问题》决议案,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驳也就进一步深化了。其次,在德国党内开展反对修正主义斗争的同时,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法国的拉法格,保加利亚的布拉戈也夫,日本的片山潜等人,也进行了和伯恩施坦主义的论战,其中俄国的普列汉诺夫起了重要作用。他写了《伯恩施坦与唯物主义》、《反对哲学中的修正主义》、《康德反对康德,或伯恩施坦先生的精神遗嘱》等论著,对伯恩施坦的哲学观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伯恩施坦竭力宣扬的新康德主义不过是端到德国工人面前的资本阶级“折衷主义杂碎汤”。1902年3月,列宁发表的《怎么办?》一书也指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者所谓“反对教条主义”和“批评自由”的口号的反动实质是企图用修正主义来代替马克思主义;1907年8月第二国际斯图加特大会上,列宁为首的革命派继续驳斥了伯恩施坦等人赞扬的“社会主义殖民政策”,指出这是荒谬绝伦的观点。

☚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特征的讨论   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 ☛
000078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56:44